刘超:一个山东大汉的万山“情结”
2018年,刘超将车厘子种植技术从山东带到了万山。在做大做强车厘子产业的同时,他将万山作为第二故乡,把家安在了这里,从此与万山结下了不解情缘。
刘超(右一)正在讲解番薯管护技巧
“这个藤长到这么长的时候,就可以在这底部把它剪掉,剪掉之后我们就把它移植。”眼前正在讲解番薯管护技巧的就是刘超。
近年来,刘超先后在茶店街道发展车厘子2000余亩,在敖寨乡发展蜜薯、草莓500余亩。随着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管理和技术人才匮乏等问题逐渐显现,这让刘超开始犯难。在经过仔细斟酌和思考后,刘超决定在退伍军人身上“下功夫”。
“我就是一名退伍军人,退伍后找工作不容易。那时我从一名保安干起,后来创业创办了一家农业公司,再后来就来到了万山投资创业,整个过程非常艰辛,所以我非常能理解退伍军人和返乡创业的青年想干事、干好事的决心和信心。”刘超感慨道。
多方考虑过后,刘超成立了贵州茗盛农业集团有限公司,通过公司出资金、租赁土地、供肥、供苗、供技术、包回收、包分红等保姆式服务方式,面向社会招聘退伍军人,让有干劲的年轻人有活干,有事做,有收益。
刘超向记者介绍道:“我们是一种合伙人的模式,前期所有资金由我们企业出,他们不用出一分钱,来我这里创业。我提供一个创业平台,他们创业,我得到了人才。”
目前公司通过这种模式已经招募到12人。来自印江县城的退伍军人吴意就是其中之一。现如今吴意已经承包了两个农场,成为了“农场主”。
“他出钱我们出力,既可以学技术,又可以学管理,而且以后有分红,我们有决心也有信心把活干好。”退伍军人吴意坚定地说道。
刘超的车厘子基地
现在的刘超,是创业带头人,也是万山区的人大代表。看着这些年轻有活力、干劲十足的年轻人,和他们一起同吃同住同学习,刘超更是充满了干劲。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应该更有责任,更有担当,行使代表职责,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为乡村振兴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 刘超说。(艾昌春)
责任编辑:陈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