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希望的田野上⑦丨石阡八月瓜:岂止是一款地道的优质野生水果……
“八月瓜,九月炸,十月打来诓娃娃;娃娃哭,娃娃闹,娃娃吃了笑哈哈。”
7月18日上午,“在希望的田野上——乡村振兴看西部”贵州站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抵达铜仁的第一站采访地——铜仁市石阡县大沙坝乡任家寨村八月瓜基地,才走进石阡绿野康农牧专业合作社的展厅内,墙上的这条俗语便吸引了中国网贵州的注意。
对贵州大山深处的野生八月瓜而言,虽然接触已经有四十多年了,但笔者可是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她香甜的味道,陌生的是对她基本一无所知。
记得小时候在贵州老家,自己、常七五和六哥三个小伙伴一次上山割草,在家乡咚咚沟悬崖边的林荫道内,发现了树林空中树枝上挂着的一个奇怪的东西,后来才知道是一个熟透的八月瓜,当时就上树将她摘下来,但不知是什么?不太敢吃,放到鼻子边一闻,感觉有香甜的味道,于是胆子较大的六哥拿出吃螃蟹的勇气,率先啃了一小口,得到“很甜”的答复后,常七五接着啃,没想到的是,三人正在高兴的劲头上,常七五大笑中一个喷嚏,结果把八月瓜弄脏了,待跑到河沟边将八月瓜洗干净后,三个小伙就一个都不吃了。
后来到贵阳工作,一次在街上看见熟透得开了大裂口的八月瓜,忍不住买一个来尝,结果感觉甜到是很甜,就是粒粒太多,吃起来颇有不便。
一直以来,都以为八月瓜只是一款地道的野生水果,直到这次参加“在希望的田野上”采访团抵达铜仁石阡任家寨村八月瓜基地,了解一通之后,才终于明白:八月瓜岂止是一款地道的优质野生水果,而且她的用途还特别的多。
其实,八月瓜真正的名字是叫三叶木通,俗称八月瓜,又名野香蕉和八月,中药名称“预知子”。八月瓜富含糖、维生素C和12种氨基酸,以及人体不能合成的缬基酸、蛋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和赖氨酸等。果味香甜,为无污染的绿色食品,有“土香蕉”、“中华圣果”美称。
据介绍,八月瓜全身都是宝,果肉可以鲜吃,也可以加工成果浆、果汁、果酒、果醋;八月瓜的花、嫩叶、嫩枝、鲜果和果皮都可以被加工成为保健茶;籽还可以榨油,是最好的保健食用油之一。
除此之外,八月瓜的根、茎、叶、花、果、籽、果皮,还可以加工成中药;果皮还可提炼果胶,含量高品质好无农残,是加工食品、保健品、药品的重要原材料。
在石阡县大沙坝乡,八月瓜曾是当地深山里的野果,乡亲们上山遇到了,总爱摘几个给家里的小孩吃。
谁也想不到,这样冷门的野生小甜瓜,在2017年变成了乡里的主要产业之一,随之衍生的精油、果酱、干茶等随之而来。
大沙坝乡任家寨村有面积650亩的八月瓜种植基地。2017年大面积种植,2018年推出新产品,一边搞研发、一边搞种植。
“我们走过很多地方考察,一个村要发展什么,不是简单拍板能搞定的。”大沙坝乡党委委员、副乡长李文锋告诉采访团,八月瓜种植技术含量不高,原本山里就有很多野果,直接移植到土里再规范管护即可。
在李文锋口中,八月瓜也是“千年果”,种下去就可以管很多年,还抵得住虫害。“我们都是有机种植,不使用化学合成的肥料,请当地村民来除草,解决了村民们的就业问题。”
八月瓜籽多肉甜,每亩产量可达2000斤以上,但因其保质期较短,如何保鲜销售成为了一大问题。
石阡县大沙坝乡任家寨村党支部书记彭俊表示,一系列八月瓜衍生产品就是为了保证产品的新鲜。天然提取的八月瓜酱放在零下25度的冻库,能保存2年;干制的八月瓜茶保质期一年以上。在任家寨村八月瓜展厅,中国网贵州还目睹到了已经包装上市的八月瓜酒……
目前,大沙坝乡八月瓜种植面积已达1200亩,任家寨村286户1102人全部参与种植八月瓜,由26名在家妇女联合成立的石阡绿野康农牧专业合作社,正进一步助推任家寨村的八月瓜深加工工作。
“原来这些妇女在家没事做,就外出打工,现在家门口的产业发展起来了,就不用外出,家里就能多一份收入,顺便还能带好孩子。”彭俊说,现在很多产品是通过朋友圈宣传出售,最远销到了黑龙江等地,在冷链方面和顺丰进行了运输合作。下一步,他们计划完善资格认证,让八月瓜产品能销到全国各地的各大超市,走出更广阔的市场。(刘延平 周春雷)
责任编辑:张丹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