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鱼塘如此多“椒” 螺丝椒俏市场
香甜的玉米、鲜美的桃子、清脆的辣椒……进入盛夏的七月,作为农业生产大乡的鱼塘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走进万山区鱼塘乡螺丝椒种植基地,螺丝椒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光晕蔚为壮观,在一米多高的辣椒枝上,一个个辣椒绿意盈盈挂在枝头,一条条青绿的螺丝椒泛着光泽,颜色清翠。大棚内工人们热火朝天地忙着采摘辣椒,分拣、装框、称重,现场一片繁忙景象。
“我们的螺丝椒是一代杂交皱皮椒,生长周期短,比同类品种产量高,一根最长有31厘米,6个就足有一斤。”基地负责人孟总告诉笔者,“因为螺丝椒口感微辣,肉质实在,在市场上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产品供不应求,远销重庆、深圳等地,目前批发价已接近11元每公斤。”
鱼塘的辣椒在铜仁周边名闻遐迩,素有铜仁辣椒看鱼塘,鱼塘辣椒看黑岩之说。为了做好这篇“辣”文章,鱼塘乡积极构建以政府引导、龙头企业带动、群众主体、市场引领的运行模式,采取“龙头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引进鑫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大力发展辣椒种植。今年是鱼塘发展螺丝椒种植的第一个年头,为提高辣椒产量和品质,基地特地从云南邀请从事多年辣椒种植的专家胡东俊开展种植管理技术培训,讲授温室大棚管护、水肥管理,保障辣椒质量和产量等方面的种植技术和技巧。
“技术员随时到基地里指导我们,怎么栽植,怎么管理,怎么施肥,栽了一辈子的辣椒,想不到种菜也有这么多讲究。”在基地务工的张海屯村民张照金一边分捡着辣椒一边笑着说道。
从土地的翻犁、辣椒栽植、日常管理到采收,需要大量劳动力,给村民们提供了就近就业的机会,让大家实现了照顾家庭和务工增收“两不误”。鱼塘乡辣椒丰收的场景是万山产业发展的缩影,通过“龙头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开启鱼塘辣椒产业发展的崭新篇章,实现了产业、就业“双丰收”。
“现在螺丝椒刚上市不久,整个采摘期将持续到11月份,预计亩产5.5吨,带动就业人数500余人,预计人均增4500余元。”基地负责人孟总告诉笔者,辣椒产业的发展,鼓起了农民的腰包,增强了我们发展的信心,也坚定了鱼塘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决心。
目前,鱼塘乡正依托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契机,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振兴,全力推动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产业动能。(周勇)
责任编辑:陈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