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震减灾,这些知识请get......
7月28日是防震减灾宣传日,而“地震”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具有突发性强、破坏性大、成灾广泛的特点。目前还是人类尚无法避免或控制的自然灾害,但只要掌握一些地震科普知识,是可以使伤害降到最低的。
那么,谈到防震减灾知识,你们了解多少呢?遇到地震和自然灾害等该怎么做呢?下面,就让我们来学习一下这份防震减灾小贴士吧!
地震时的应急防护原则
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是应急防护的较好方法。所谓就近躲避,就是因地制宜地根据不同的情况作出不同的对策。
在学校如何避震?
在学校中,地震时要听从老师的安排和指挥,沉着、有秩序地撤离。如若是在比较坚固、安全的房间里,可以躲避在课桌下、讲台旁;如若在教学楼内,可选择到开间小、有管道支撑的房间里,但决不可乱跑或跳楼。
地震时,在街上行走该如何躲避?
地震发生时,高层建筑物的玻璃碎片和大楼外侧的混凝土碎块、以及广告招牌、铁板、霓虹灯架等,可能随时掉下伤人,因此在街上走时,最好将身边的背包或柔软的物品顶在头上,无物品时也可用手护在头上,尽可能做好自我防御的准备,要镇静,并迅速离开电线杆和围墙,跑向较开阔的地区躲避。
地震时,在楼房内该如何应急?
地震一旦发生,首先要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及时判断震动状况,千万不可在慌乱中跳楼,这一点极为重要!其次,可躲避在坚实的家具下或墙角处,亦可转移去承重墙较多、开间小的厨房、厕所等暂避一时。因为这些地方结合力强,尤其是管道经过处理,具有较好的支撑力,抗震系数较大。
总之,震时可根据建筑物布局和室内状况,寻找安全空间和通道进行躲避,减少伤亡。
《言归“震”传》防震减灾科普
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多多学习地震防御知识,掌握避险技能,提高防震意识,面对突如其来的地震能冷静处理,最大限度确保人身安全!
责任编辑:张丹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