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英谱】在基层一线绽放青春芳华
  •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 民族团结促和谐 长治久安谋发展
首页 新闻 区县动态 万山区

【群英谱】在基层一线绽放青春芳华

思南县邵家桥镇大河沟村驻村第一书记 郭 兴

2022-08-02 17:06 来源:铜仁网
投稿:trwz001@126.com  

大河沟村原属二类贫困村,距离邵家桥镇所在地13公里,距离县城29公里,是该镇最偏远、交通条件最差的村,同时,也是思南县11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之一,共有搬迁群众45户190人。正值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之时,新的角色重担压在了郭兴肩上——思南县邵家桥镇大河沟村第一书记。郭兴为尽快转变角色投入工作,始终坚守一线,将整个身心扑在大河沟村乡村振兴工作中,用好“一宣六帮”驻村“八法”,心系群众、冲锋在前,为大河沟村建档立卡户、易地搬迁户贡献自己的力量。

走访察实情,让群众住好房

到村之后,为尽快熟悉村情,郭兴通过与驻村工作队、村支“两委”积极探讨大河沟村下一步工作发展思路,对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动谋措施、谈观点、提建议,白天入户了解各项情况,晚上汇总问题集中研判,由点到面打开新的工作格局。

通过走访,郭兴得知多数搬迁户是留守老人和儿童在家,虽住进了新房子,但并不适应,最基本的电器也不会使用,群众吃饭都成了问题。为了尽快给群众吃下“定心丸”,郭兴积极与群众交流沟通,了解群众的衣食住行,协同村干部群策群力,解决群众生活难题,并主动和其亲属联系,定期告知家中老人小孩的生活状况,让其放心务工增加收入。郭兴通过在群众中来回奔跑“疏导”,用“实打实”换“心连心”,得到了群众的一致认可。不到2个月时间,郭兴就熟悉了45户搬迁户的家庭情况。

深入解民情,让群众安好家

为了让易地扶贫搬迁户尽快住到交通和生产生活便利的新房里,郭兴结合大河沟村建设规划,抢晴天,战雨天,有序展开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带领大家搞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

通过积极开展关爱帮扶活动,整合各方资源,深入开展困难帮扶、助学圆梦等行动,妇联组织深入开展“花蜜行动”“爱心妈妈”“两癌”筛查活动,整合资源积极开展走访慰问关爱活动。组织大河沟安置点所有群众接种新冠疫苗,为年老、行动不便人群提供上门打疫苗服务,组织医务人员走进大河沟村安置点H型高血压预防项目筛查活动,医务人员入户开展义诊宣传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同时,着力提升大河沟村安置点服务水平和能力,将党组织关系转接、低保办理、合作医疗缴纳等30多项服务科学细化,有针对性地向搬迁群众提供医疗文化、法律援助、学习提升、休闲娱乐等便民服务,极大地解决了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

真情解民困,让群众就好业

“搬迁是方式,脱贫是目的。”为了确保实现易地扶贫搬迁户“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任务,郭兴积极同相关部门协调,将易地扶贫搬迁与就业创业相结合,采取“双管齐下”的方式,保障每户都有稳定可靠收入。

针对有就业意愿的搬迁户,他积极联系人社部门的就业管理中心,帮助提供就业信息和岗位,通过跟大河沟燕岩采石场签订协议,已为搬迁户提供6人就业;积极邀请农技专家上门向在家发展种养殖业搬迁户讲解种养殖技术,并适时邀请本村及附近的“田专家、土秀才”到地里进行技术指导,目前全村发展有白皮柚50亩,在亭子山建成50亩花椒产业基地,安置点搬迁群众均已入社参与分红;同时,积极对接镇人劳所定期为安置点搬迁群众进行劳动力培训,培养搬迁人口的就业技能;组织安置点群众参与线上线下招聘会,为在家搬迁群众提供就业岗位。

“搬迁桃园何处有,红墙白楼大河沟,郭兴到村当书记,稳定脱贫不发愁。”为了大河沟村村民对未来生活的无限美好憧憬,郭兴将继续秉持为人民服务的初心砥砺前行,披坚执锐,在乡村振兴的“新战场”奋勇前进。(丁海珅 文波)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