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英谱】在履新“接力”中 当好群众“老铁”
  •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 民族团结促和谐 长治久安谋发展
首页 新闻 社会写真

【群英谱】在履新“接力”中 当好群众“老铁”

2022-08-23 09:20 来源:铜仁网
投稿:trwz001@126.com  

何忠,汉族,共产党员,贵州省思南县张家寨镇人,思南县第十五届政协委员。自1990年参加工作以来,何忠便一直长期奔走在林业战线上,为促进农民增收、绿化惠农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作为一名政协委员,他始终将百姓呼声记在心里,积极建言献策,用实际行动彰显新时代政协委员的风采。

自担任政协委员以来,何忠始终把学习放在重要位置,刻苦专研业务知识,在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上下功夫。今年3月,新的角色重担又压在了何忠肩上——溪底村驻村工作队队长,为尽快转变角色投入工作,何忠一心扑在工作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不计个人得失,无私奉献,在乡村振兴的战场上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

三个月,他用脚步丈量民情。走马上任第一天,何忠便带领驻村工作队、村支“两委”走村入户深入了解村情民意、短板弱项,通过三个月的时间,他逐渐对全村13个村民组392户人家做到心中有数。为了勾画好溪底村乡村振兴蓝图,何忠利用走访和座谈等机会,充分收集民意,同时反复给村民讲政策、讲规划、讲今后的变化,慢慢的村民开始参与其中,主动提意见建议。同时,何忠充分发挥本村春晖人士的资源优势,通过多番对接,得到了本村在外乡贤人士的大力支持,解决了村办公场所办桌椅设施,折合资金10000元。

三个月,他用双手温暖民心。作为驻村工作队队长,他始终把传递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作为抓好工作的首要政治任务,及时向群众传递党的声音。3月以来,何忠当起了“教书匠”,把讲台搬到了溪底村的田间地头、村民家里,把村民最关心的社保、医疗、教育、就业等方面的政策知识挑选出来,采用诙谐风趣通俗易懂的语言,利用村民小组会议、入户走访等时机进行宣讲,让政策宣传生动直观,深入人心,把党的“好声音”宣讲到千家万户。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何忠始终牢记自己作为政协委员的责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盼、所忧,结合自身认识,就植树造林、生态修复、资源保护等方面积极向上建言,并通过自身行动,带动溪底村发展蔬菜基地(南瓜)种植面积300亩,烤烟面积200亩,经果林面积100亩,解决当地群众100余人务工就业,为当地群众务工增收达30万余元。

三个月,他用实干赢得民心。想村民所想,才能解村民所困。何忠带领驻村工作队与村支“两委”坚持从群众的实际困难出发大力开展民生项目,实现大水管网全覆盖,让全村392户都能用上安全的自来水;帮助健全村级“四议两公开”和各项规章制度,做到政务公开透明,涉及政策奖补、工程项目施工、低保评定、困难救助、资金兑现等民生事务、基层组织建设、党员发展等党务工作都坚持民主商议,公开公示制度;结合村级活动场所“三多”治理要求,合理规划布局办事服务大厅、图书室、卫生室、文体活动室等,极大方便了村民办事,增强了服务群众功能;带动村内18人就近在腾峰矿泉水加工厂就业,人均工资全年4.5万元;全村贫困户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100%......溪底村村民的日子越来越红火,与何忠的感情也越来越深厚。

白天入户走访,推进工作;晚上整理资料,忙到深夜;村民发生矛盾,他积极出面协调;村民遭遇旱涝水灾、老人过世、重病卧床等情况,他主动登门慰问并帮助解决困难...3个多月来,何忠马不停蹄,奔忙在村里,脚步匆匆的身影绘就着一幅的生动画像,扎实过硬的工作作风感染和带动着村民。

“坐而思不如起而行”,脚下的泥土沾的多了,脸上的汗水出多了,群众的生活水平才会提起来。为了溪底村村民对未来生活的无限美好憧憬,何忠将继续秉持一颗诚心为民的拳拳之心,继续投入乡村振兴的战场。(丁海珅)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