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沿河:19万余亩水稻开镰 机械化收割“唱主角”
连日来,沿河自治县19万余亩水稻陆续进入收获期,农户们趁着晴好的天气,抓紧时间抢收稻谷,做到颗粒归仓。和往年不同的是,今年,该县水稻收割的主角不是农户自己,而是节本增效的机械化收割“唱主角”。
在该县淇滩镇三壶村的300亩水稻示范基地里,放眼望去,金黄的稻穗在微风中起伏,稻杆被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腰。今年,村民张廷廷家种了三亩水稻,一台大型号的联合收割机在他家的稻田里来回穿梭,割稻、脱粒、粉碎稻杆等工序一气呵成,田间一派繁忙的收割景象。
据了解,一台收割机平均每天可以收割水稻50—60亩。以前人工收割,一天只能完成1亩地左右,现在联合收割机开进了水稻田里,收割水稻既方便又实用,受到了广大农户们的欢迎。
“原来我家收割一亩稻谷,需要请五、六个人帮忙,一天才能收割完。今年我们村来了机收队,我家的一亩稻谷,二十分钟左右就收割完了,节约了我们收割时间,降低了劳动强度,减少了生产成本,机械化收割好得很。”沿河自治县淇滩镇三壶村村民张廷廷高兴的说。
同时,在沿河自治县沙子街道井坝村和云峰村700亩水稻种植田里。稻田里机器轰鸣,两台大型水稻收割机在农机手娴熟地操作下,一行行水稻被切割卷入脱粒仓,在很短的时间就完成了1亩水稻收割。收割完水稻后的收割机,立即开到稻田边上,等候在田坎上的农户马上就能将收割完的水稻进行装袋,运回家中。
据了解,人工收割水稻耗时长,劳动强度大。而收割机不仅收割成本低,还可直接脱粒、运输,并大大降低粮食损耗,提高了收割效率,节省了农户成本。
“今年全县共计有大中型联合收割机20多台套,其它各类收割机5000多台套投入水稻机收,通过大面积开展机收服务,大大降低了农户劳动强度,提高了水稻收割效率,减轻了农业生产成本,目前,全县水稻生产综合机械化率己达55%以上。”沿河自治县农机推广和技术服务中心负责人赵榜齐说道。
近年来,沿河自治县在水稻生产上坚持走“早准备、早备耕、早育苗、早插秧”的思路,积极推进新品种、新农机具的使用,并致力于高标准农田的建设,促进全县水稻增产增收,保障粮食安全。
“2022年,全县水稻种植面积19.03万亩,目前,水稻己陆续开始收获,预计全县水稻平均亩产在410公斤以上,总产量可达7802.3万公斤。”沿河自治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田永国说。
另悉,沿河自治县水稻收割时间将持续到9月下旬。(张洪权)
责任编辑:陈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