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群众办实事】荒园换颜记
辣椒红了脸颊,玉米黄得弯了腰,桃子笑得乐开了怀……随着万山区茶店街道茶店社区蔬果园建成,一幅地绿、景美、人和的多彩田园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画卷的背后,有着万山区委巡察办的担当护航。
万山区委巡察办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组织巡察干部到乡村振兴联系点收集社情民意,实地为群众排忧解难,精准护航乡村振兴。
“年纪大了不能出去打工,每天只能在社区转转,真的有些想念以前在老家种地的日子。”
“社区有一块10多亩的荒地,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如果能拿给我们来种一些瓜果、蔬菜就好了。”
……
一番走访下来,巡察干部了解到,很多群众看到安置点附近有一块荒地,想着在城里捣鼓一个“菜园子”,闲暇时浇浇水、除除草,自己种瓜果尝尝鲜。
涉及群众诉求,巡察干部高度重视,随即与社区干部一起到居民们口中的“荒地”了解具体情况。
“你们这块地为什么荒废了?”
“没有搬迁群众之前,这块地没有人想种,我们也抽不出人来管理。”面对巡察干部的询问,茶店社区党支部书记王玉有坦言。
“盘活撂荒地不仅是稳住农业基本盘的重要举措,更是让搬迁群众安居安心的有效途径。”巡察办干部随即找到茶店街道党工委和茶店社区居委会,进行点对点交流,建议把土地流转过来给搬迁群众耕作。
“怎么流转,谁来牵头?”王玉有满脸疑惑地问。
“根据相关政策和社区的情况,可否由居委会牵头,将撂荒地进行统一流转,然后再规划设计相应的土地分给群众耕作?”听到巡察干部给的意见,眉头紧锁的王玉有松了口气。
很快,居委会就与荒地“主人”签订了《果园租赁协议》,并组织人员对撂荒地进行复耕,将划分的46片土地分配给群众进行耕作。
“居委会以5年3万元租金租赁了安置点周边闲置的15亩地。现在召开群众会议,通过抽签的方式,将土地无偿提供给搬迁群众耕作。大家在管理园内桃树的同时,还可以种植蔬菜,蔬果园所产生的收益都由耕作者享受。”社区干部一边宣讲耕地分配规则,一边邀请巡察办、街道纪工委和社区监委会相关人员全程监督。
“我们划分46块地给46户人家,每户都有!但因为有23户长期在外,我们暂时给他们代管,等他们回来抽签后再进行划分。”很快,茶店社区的23户123人获得了“耕地权”,大家满心欢喜。
撂荒地变为搬迁群众“安心园”。今年以来,万山区纪检监察机关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制定《铜仁市万山区易地扶贫搬迁专项监督工作方案》,制定监督清单,通过“室组地+职能部门”联动监督模式,成立8个专项监督组,对旺家、观山雅居、城南驿等8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开展专项监督检查。截至目前,发现问题98个,督促整改98个。(杨幸子)
责任编辑:陈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