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劲潮涌奋楫先 勇毅笃行谱华章——铜仁整市推进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综述
“新形势下,党的群团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只能改进提高,不能停滞不前。”2015年7月6日,党的历史上第一次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发出包括共青团在内的群团改革动员令。团中央研究制定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方案,在市委和团省委的坚强领导下,铜仁共青团闻令而动、主动作为,全面进入“改革时间”,坚持以刀刃向内和自我革命的勇气和担当投身改革,聚集强“三性”去“四化”,以“共青团改革六化”“强化两个功能”为目标,锐意进取、勇于创新、大胆探索,实现了共青团华丽转身,奋力谱写了共青团改革的铜仁篇章。
坚持高位推动 紧跟时代步伐
借改革东风,强力有效推动共青团各项工作落地落实。2017年11月,市委印发《共青团铜仁市委改革方案》,铜仁各级共青团改革拉开大幕。2018年,共青团铜仁市第二次代表大会和少先队铜仁市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为改革注入了强劲动力。2021年6月,铜仁市被确定为全国三个之一、贵州省唯一整市推进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试点;2022年3月,铜仁市被确定为全国第二批、贵州省唯一整市推进团费制度改革试点,是全国唯一同时推进两个共青团改革国家试点的地级市,是贵州省唯一在全国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中期评估中被评为“优秀”的地级市,碧江区、石阡县在终期评估中被评为“优秀”。铜仁共青团工作近5年长期位于全省第一方阵,2019年、2020年、2021年连续3年在全省综合评价中被评为“好”的等次,总分排名全省第一。
聚焦党建引领 环境更优更好
“全市各级党组织主要负责人要带头落实听取一次汇报、参加一次会议、作出一次批示、调研一次工作、解决一个问题”,“共青团工作要坚持政治性要求、坚持人文性浸润、坚持时代性主题、坚持政策性支撑、坚持创新性发展”,为解决部分基层党组织长期不研究共青团工作、不指方向、不交任务的现象,市委专门提出要求,形成了党建带团建新格局。
改革启动后,市委高度重视,采取专题会议、批示指示等方式给予关心指导,并将改革试点列入改革重点项目,将党建带团建、队建纳入教育评价和教育督导,推动构建“党委统领、团委统揽、上下统筹、联动统抓”为支撑,“区县分类、任务分领、经验分创、责任分担”为抓手的“四统四分”工作体系,市县两级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挂帅推进改革,改革合力不断增强,以市委名义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党建带工建团建妇建工作的实施方案》《铜仁市整市推进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铜仁市贯彻落实〈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贵州少先队工作推进“红领巾先锋工程”的实施方案〉责任分解方案》等文件,共青团改革的环境更优更好。
“团的工作必须纳入党建考核、选拔任用必须听取团委意见、队伍建设必须加强党团共建”,思南县创新举措推行“三个必须”,强化党建带团建,探索形成“政治引领、组织引领、服务引领”的工作模式,不断夯实党团共建的基层组织队伍建设。
在学校领域,党建带团建具体体现为团教协作机制的有效运行。市级召开团教协作大会,市县两级团委主要负责人兼任同级教育党工委副书记,印发团教协作联席会议、共青团校地结合等一系列文件,将党建带团建、队建纳入教育评价和教育督导,有力推动了团教共同体建设,教育系统共青团、少先队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改革以来,市县两级均已建立教育团工委,作用发挥不断凸显。
抓实队伍建设 骨干选优配强
“群团干部有不同于党政干部的特点,应该采取符合群团组织特点的干部管理方式”。铜仁共青团抓住团干部队伍建设这个关键,聚焦“选、育、管、考、用”,出台团干部队伍建设“二十条”,成为全国第一个出台团干部队伍建设改革制度的地级市,被中国青年报头版头条刊载,真正做到选好干部,用好干部。
“当好德江发展好声音宣传员,引导德江青年树立德江自信,激发青年关注德江、建设德江、爱护德江的家乡情怀。”李波在团德江县委书记竞职演说会上说,这次团县委书记的选配改变了以往在少数人中比选的做法,通过在全县各系统各领域优秀年轻干部中推选、资格审核、笔试、面试等环节来公开选配,面试由县委全会主持,采取现场出题开展竞职演说的方式,由县委常委、委员担任面试考官并进行打分,最后综合比选建议人选来确定考察对象。
团松桃县委兼职副书记、松桃自治县大学生春晖服务社社长龙洁勇通过推介地方特产,帮助群众增收,团结凝聚一大批松桃籍青年大学生助力家乡发展,被新华社国际频道宣传报道。改革以来,各试点县不仅在选配方式上更多样,渠道也更多元,身份、职业、年龄、级别等限制逐步打破,把基层团的工作骨干选拔出来、培养起来、推荐出去。团思南县委通过出台《思南县培养农村优秀团员青年三年行动方案》,共回引303名青年回乡参与工作,培养选拔910名青年担任村(社区)团支部书记或青年委员,270名在校大学生兼任副书记,建立社会领域团干部人才库1000人,动员68名社会青年进入非公团组织干部队伍。
“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测评画圈一个样”这是曾经部分团干部“坐等转岗”的真实写照,如何保持团的队伍相对稳定,又破除团干部“等转岗、等提拔”的惰性思想?铜仁共青团通过严格考核评价让在其位的人有压力感和紧迫感,联合市委组织部印发《区县团委领导班子及班子成员履职考核评价实施办法》,积极推动各级团组织负责人述职赶考。2021年,市、县、乡三级共468名团干部参加年度考评,其中“好”等次140人、“较好”等次295人、“一般”等次30人、“差”等次3人,破除“老好人主义”,并对评价为“一般”或“差”的团组织负责人进行约谈或调整,通过从严从实考核评价,今年以来各区县工作取得明显进步。
创新组织形态 扩大有效覆盖
铜仁地处黔湘渝结合部、武陵山区腹地,山高坡陡。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铜仁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工业区转移,农村老龄化、空巢化现象日益突出,受多种因素影响,共青团基层组织存在人员力量薄弱、工作体系不健全、要素保障受限等问题,面对基层团组织各种难题,铜仁共青团以改革为抓手,从根上找问题,不断创新组织形态。
“现在村里有了团组织和团干部,我们组织关系转接更加顺畅了”,为破解基层团组织作用发挥不明显,团员转接不畅通问题,团市委围绕“青年在哪里,团组织就建在哪里”工作思路,按照“组织覆盖+工作覆盖+作用覆盖”要求,全市乡村两级团组织100%完成换届,机关企事业单位团建全面巩提升,“两新”领域和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团建取得突破,“党团社一体”建设稳步推进,真正实现了组织形态多样化。
“自从加入了青联,感觉共青团就在身边,让我们年轻人更有归属感。”青联委员唐新发说道,为打造青年身边的共青团,团市委注重吸纳街舞从业者、网络大V等新兴青年进入青联组织,市青联换届后一线劳动者占比15.14%,社会组织工作人员占比9.19%。通过不断创新团的基层组织形态,有力巩固拓展了基层团的组织体系。全市建设村级春晖社2062个,成立市县少先队名师工作室11个,建立市县大学生春晖服务组织12个,乡镇(街道)青年之家覆盖率达100%。2021年以来,新建社会领域团组织2193个,培育团属青年社会组织35个,增长率达318%。
让青年有获得感,共青团才有存在感。当代的青年几乎活跃在“网上”,微博、微信、抖音、快手都有青年的身影,加强对青年群体的覆盖和引领,就必须建好建强网上共青团。
近年来,市县两级团委陆续进驻青年集中的微信、微博、抖音等网络平台,并结合不同平台的特点,精心策划内容与青年们互动交流,传递青春正能量。目前,以微信公众号为基础的市县新媒体矩阵已集聚50多万粉丝,借助互联网力量,无论是志愿者招募还是发起倡议,青年们都能第一时间响应号召、参与行动,为青年提供了零距离的服务和引领,在最关键的时刻、最需要的地方汇聚青春力量。
强化团员教育 先进性更彰显
“团员应该有先进性,有光荣感”“宁可少一点、也要好一点”,铜仁共青团主动作为,深化团教协作,建立团教“双向任职制度”。推动各学校团建经费纳入党建经费整体计划,为学校团委开展工作提供保障。同时,通过强化动员广大团员青年学习新思想、争做新青年,广泛参与网上主题团课学习,改革以来,700余万人次青少年参加“青年大学习”和“红领巾爱学习”,广大青少年的思想理论水平不断提高。
“入团3年来,在学校团委的引领下,我对共青团有了更深的理解,也对自己有了更深的认识。”这是思南县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李琴作为老团员在新团员入团仪式上的感言。李琴是思南县板桥镇和平村的一位00后小姑娘,在学校担任班级团支部书记,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还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团课培训、主题教育实践、志愿服务,亮身份、做模范,她的胸前时时刻刻闪耀着团徽。在她心里,成为一名优秀的共青团员是一份荣誉,更是一种信念。像李琴一样的学生,在铜仁还有很多,通过学校共青团的思想引领,都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答案。目前,《新时代中学团课教育指导大纲》已在铜仁各级学校团组织落实,中学团校实现应建尽建,各类主题教育团支部覆盖率达到99%以上。
少先队员政治启蒙和价值观塑造是少先队工作的主责主业。“我是中国少年先锋队队员。我在队旗下宣誓:我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好好学习,好好锻炼……”2021年10月12日,在铜仁市团结广场,500余名少先队员紧握着拳头,面向少先队队旗郑重宣誓。近年来,团市委、市少工委聚焦主责主业,坚决履行职责使命,将为党育人、立德树人贯穿工作始终,全面加强少先队组织建设,团结引领广大少先队员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把好团员入口关,统筹好不同学段、不同年级学生团员发展计划,合理分配团员编号”。团市委组织部负责人说。团市委按照“坚持标准、控制规模、提高质量、发挥作用”总要求,严格规范入团程序,充分发挥团员发展指标硬约束作用,完善推优入团、积分入团、评议入团等制度建设。团员管理从“联系难畅通、教育难开展、作用难发挥”转变为“联系有回应、教育有成果、作用有凸显”。目前,团青比从23.4%下降到15.2%,推优入党率达80%以上。
聚焦主责主业 提升“三力一度”
“欢迎大家来到直播间,我们的招聘大厅有很多职位,大家也可以发送简历,帮你推荐合适的岗位”。5月13日上午,“寸心报春晖·家乡盼你归”铜仁市“春晖行动·风筝计划”2022年直播带岗暨线上招聘会成功举办,2.27万青年参加了此次线上招聘活动,54家企业1600余个就业岗位为广大青年就业创业提供了参考。
青年是共青团的根之所系,铜仁共青团始终牢记要把党的关怀和温暖送到青年心坎儿上。除了为青年提供就业岗位服务外,铜仁共青团依托“青年友好型成长型城市”建设,深入聚焦青年来铜创业就业,为青年提供免费住宿,在铜仁中心城区及部分重点县区打造了“青年驿站”,全市线下“青年驿站”现已建立22个,其中省级“青年驿站”3个,市级“青年驿站”12个。团印江县委还发起春晖追梦计划,为青少年增添新的家具、窗帘、日常学习用品,让他们拥有自己专门学习、休息的“爱心小屋”。不仅如此,团铜仁市委主动作为,揭榜挂帅,全面推进团费制度改革试点工作,从宣传动员、项目谋划、落地落实上狠下功夫,系统推进项目,切实让团费惠及更多需要的人,让团费更有爱。市级创意发起“我为家乡捐棵树·同心共建春晖林”,累计筹款超过1000万元。截至目前,全市通过孵化“春晖助贫”“青少年关爱”“春晖追梦计划”等项目,以中国扶贫基金会“活水计划—铜仁青少年关爱计划”“顶梁柱公益保险”“加油计划”等项目为载体,累计筹集社会公益资金1.37亿余元。其中,仅“活水计划—铜仁青少年关爱计划”就筹集社会资金1250万元,凝聚42.6万人次的爱心捐赠,惠及2.69万困境青少年。
“跟团组织一起开展志愿服务,主题团日,感觉共青团就在身边”,改革以来,许多团员感同身受。为更好联系服务青年,市级团委成立了3个专门委员会,各区县成立团代表联络站,建立县域团代表联络站10个,进站代表522人,开展活动80余次、参与代表800余人次,团代表和委员对普通团员青年的联系和服务得到增强,履职能力和水平得到提高。团松桃县委还探索推行委员联系代表、代表联系团员,团委书记带团支部书记、团支部书记带团员的“双联双带”机制,确保团的决策部署和工作安排在团员青年中落地落实。
“共青团只有勇于自我革命,才能跟上时代前进、青年发展、实践创新的步伐。”铜仁共青团将以“改革永远在路上”的清醒和自觉,自觉对标全面从严治党经验做法,持续推进共青团改革向纵深发展,努力为共青团改革和共青团事业贡献更多“铜仁经验”,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龙施豆 陈茂林)
责任编辑:金彦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