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市“一强二精三优”推动旅游产业化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铜仁市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实施“一强二精三优”措施,促进旅游产业壮大、品牌提升、服务优化,推动旅游产业化高质量发展。
一、“强”旅游产业实体。推进旅游项目建设。谋划文旅项目45个,争取省级对红二、红六军团长征贵州综合展示园、石阡困牛山战斗遗址保护展示园、万山汞矿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苗绣梵净山世界级旅游景区提质等项目的支持。储备文旅基金项目31个,项目总投资117.87亿元,拟申请文旅基金投资27.79亿元,向省文旅基金专班推荐优质项目10个。成功引进深圳檀悦文旅集团有限公司投资打造檀悦江口鱼粮溪国际生态旅游区,建设大型连锁酒店5家,其中2家已投产。截止9月份,全市文旅产业招商引资签约资金164.27亿元,到位资金25.58亿元。培育壮大旅游市场主体。通过建立培育清单、点对点扶持方式全力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截至9月,新增市场主体1644家,其中新增入库限上规上旅游企业11家,年内计划培育入库限上规上旅游企业13家以上。
二、“精”旅游品牌个体。加强旅游品牌创建。全市共创建省级乡村旅游重点乡镇3个、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13个、省级重点特色酒店(民宿、客栈)9家,乡村旅游标准化等级新评定数量103家。中南门历史文化旅游区入选第二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名单,通过了国家4A级旅游景区景观质量评审。万山区朱砂古镇入选贵州第三批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名单。万山区那个年代“怀旧文化街”获批创建为省级旅游休闲街区,江口县太平镇入选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推进“旅游+”融合发展。培育旅游实体项目与大数据项目融合标杆项目3个,完成融合示范项目5个。在全市10家A级景区开展绿茶进景区活动,开展文艺进景区活动60余场、沉浸式演出29场。申创景区体育旅游示范基地4家、城镇体育旅游示范基地1家、体育特色小镇2家。铜仁马拉松智慧赛道入选全国典型智慧健身步道项目。
三、“优”旅游服务功能。完善旅游服务功能。全市开通旅游直通车线路20条,旅游直通车120辆。开通了锦江旅游公交、德江乌江秘境景区至思南九天温泉景区江上旅游航线。完成2个游客服务中心、5个停车场、5个旅游厕所改扩建工作。23家3A级以上景区视频监控系统实现接入省智慧旅游平台,21家实现5G网络覆盖。开展文明创建及培训活动。梵净山景区获得省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称号,并被省文化和旅游厅推荐参与全国文化旅游示范单位评选。开展了全市星级饭店从业人员技能大赛和导游(讲解员)技能大赛、“多彩贵州·百佳导游”评选活动。市级分类开展旅游行政管理干部、导游从业人员、酒店从业人员、景区讲解员、景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等培训6次。截至9月,市级牵头培训文旅人才共计500余人次,带动区县开展专题培训、远程指导等多形式多渠道培养文旅人才1000余人次。(潘浪 谢黔飞)
责任编辑:陈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