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师生热议职业院校“同上一堂思政大课”
近日,人民网联合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推出职业院校“同上一堂思政大课”系列课程,9月17日,第一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坚持、捍卫、发展》开讲,铜仁幼专组织师生积极收看,这场思政大课在全校师生中引发了热烈反响和讨论。
胥城墙(思政课教师)
回顾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一百多年历史,从播下革命火种的小小红船,到领航复兴伟业的巍巍巨轮,我们党之所以能在弱小中发展壮大,在困境中绝处逢生,在攻坚克难中从胜利走向胜利,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作为一名高校思政课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要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学生成长成才规律,把党的历史用好讲活,把思政课说好讲透,帮助青年学子们在青春的赛道上跑出最好的成绩,交出一份满意的时代答卷。
陈宗法(思政课教师)
观看“同上一堂思政课”系列课程第一期,重温了中国共产党的建党史和发展史,感受到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无上荣光与自豪,感受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伟力。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学懂弄通悟透上下功夫,敢于善于担当铸魂育人使命,因材施教,结合新时代的特征要求,提升思政课堂引领作用,把政策讲准、原理讲透、方法用活,努力打造有活力、有引力、有动力的思政课堂,做好新时代大学生拔节孕穗期的坚实守护者!
丁德胜(思政课教师)
课程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为主线,展现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的辉煌成就,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我将继续努力学习,在课堂上教育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厚植爱国情怀,增强对职业教育的信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增强对职业教育的信心,为做好一名优秀的“四有三者”好教师而努力奋斗。
郝巧秀(学生干部)
观看了这一堂思政大课,我更加坚定地意识到,青年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力者、继承者,青年一代能否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直接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生死存亡。作为青年学生的我们,身上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更应该努力提升自己,学好自己的专业课,未来在自己热爱的岗位上脚踏实地、努力奋斗。
蒙太美(思政本科班学生、铜学社成员)
这是一堂思政课,更是一堂历史课,既是学习新知识又是复习专业知识,这节课使我深受鼓舞。当下我们拥有广阔的前景,进入本科学习阶段,我们要改变固有的学习思维,尽快适应本科教学方式,更要继承和发扬实事求是的光荣传统,树立敢闯敢试的改革开放精神和埋头苦干的拼搏精神,作为未来的思政教师,学好专业理论知识,讲好中国故事、上好思政课任重而道远。
朱铖婷(思政本科班学生、铜学社成员)
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今天我们取得的成绩实属不易,之所以能取得革命、建设、改革的胜利,就在于牢记初心使命,和长期实践中形成了一整套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这次思政课上让我们在学习党史中激发信仰、获得启发、汲取力量。作为大学生的我们要守初心、担使命,自觉担当起民族复兴大任,做有为青年。
刘旭丹(铜学社成员)
铜学社的社员们集体观看第一期“同上一门思政大课”后,我深有感触,我们现在处在最好的时代,但仍然不能忘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作为青年一代,要坚定不移地传承红色基因,树立“献身教育、回报山乡”的目标,把扎实学好本领与建设家乡、建设祖国紧紧联系在一起。
周彩玲(铜学社成员)
这堂课令我受益匪浅、刻骨铭心,对于每一个大学生来说,这不仅仅是一堂普通的思政课,更是唤醒内心的一堂人生教育课。我们是学习型社团,更要以此次系列课程为宝贵学习资源,与老师、同学一起,学习、宣传、传承好红色基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