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本义:扎根山区三十载 献身教育心无悔
三尺讲台育桃李,一支粉笔写春秋。三十年前,他从湖南来到贵州山区,用自己的辛勤付出照亮深山孩子的梦想。数十年如一日,他用爱默默守望着这片土地,把爱播撒在这青山绿水间,让这份爱生根发芽,承载起贫瘠山村的教育希望。他就是获得“感动思南十大教育人物”、“贵州省优秀教师”等多项荣誉的思南县兴隆民族初级中学校长陈本义。
陈本义给学生们授课
金秋时节,走进思南县兴隆民族初级中学,干净的校园里绿树成荫,朗朗的读书声响彻校园。为了解青年任课教师课堂教学情况,校长陈本义正在随堂听课。1993年,毕业于湖南石门职业大学的陈本义被思南县教育局聘请为代课教师,分配到思南县兴隆民族初级中学从事英语教学工作,从普通教师到校长,一干就是将近30年。
回忆起才来兴隆时的情景,陈本义说:“第一次跨入兴隆乡的范围给我感觉是这边确实非常的偏僻,当时教学的环境包括校舍都很破旧,但是自从我跨入校园,老师们热情的欢迎、学生们的笑脸还有学生们对知识的渴望感动了我,当时我就决心一直在这个地方干出点成绩。”刚来到学校的陈本义,既没有教学经验又没有管理经验,面对陌生的生活环境,他努力克服语言等各方面的困难,认真完成备课任务,每周一到周末就到学生家里家访,过问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在这样的日复一日的辛勤努力下,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攀升,尤其近几年的教育教学质量更是得到了跨越式发展。陈本义向记者介绍道:“从2012年到现在,思南县兴隆民族初级中学输送到省级示范性高中的优质生源应该是200多人,有些同学经过努力考了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他们的成绩与基础教育肯定是分不开的,在学校里同学们在德智体美劳方面得到了全面的发展,我们学校从来就是不放弃每个同学。”
陈本义旁听教师授课
在校园里,看见陈本义身影的更多时候是在操场上、过道旁、楼梯边,与学生进行亲切交谈,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作为一名扎根基层30年的教育工作者,他用爱心浇灌心田,让学生在充满爱的校园里茁壮成长。通过加强学校与家长之间的联系与交流,搭建起了家校沟通的桥梁,实现了与学生家长零距离勾通,助力学生们健康快乐的成长。谈起陈校长学生安思睿这样说:“在校园中我们总能够看见到校长那和蔼的笑容,能够听到他亲切的笑语,他完全改变了我对校长严苛古板的刻板印象,在生活中他经常关心我们每一位学生,在学习上他总是给予我们鼓励,他是我们每一位学生心目中的好校长。”
在学校广大教师心中,陈本义对待年轻教师如同对待自己的子女一般,用自己的工作经验,帮助老师快速成长,站稳讲台,俨然成为了年轻教师们的大家长。总是鼓励年轻教师要撸起袖子加油干,还通过示范教学教老师怎样教学,怎样管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待学校职工有困难的,陈本义总能第一时间站出来,给予帮助。“从我参加工作以来,陈校长用心帮助我们成长,在工作上耐心指导,不断的要求我们提升专业水平,当一个好老师,生活中用心帮助,当我们每个人有困难之时,他总是第一时间伸出援手,他亲如父严如师,他是一个好校长,也是我们年轻教师的好家长。”教师石漳说。从教近30年来,一个外乡人凭着对思南教育事业的忠诚和执着,感动着莘莘学子,感动着兴隆乡的老百姓。陈本义坚持全心全意带好每一届学生,在教学岗位上默默奉献,辛勤耕耘,把全部精力都用在了教育、教学和学生身上。以师表作风、示范行为,高度负责的态度去关爱、感染和启迪每一个学生,展现了优秀的教育教学效果。
陈本义组织教职工开会研讨教学方案
“到2023年,我来到兴隆中学就要满30年了,我将继续服务于兴隆的教育。对今后工作的思路,我们学校将以提升质量、打造品牌、美化校园、培育优质教师、培育更优质的学生为宗旨,真正的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教育。”陈本义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好每一个学生是陈本义的毕生追求,他扎根乡村教育事业,默默耕耘在三尺讲台,用自己的知识和爱心浇灌学生的心灵,为孩子铺好走出大山的路,奔赴美好未来。用实际行动塑造人民教师朴素而高尚的品质,在平凡而伟大的岗位上做出自己最好的成绩。(张国民 肖月)
责任编辑:陈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