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江缠溪: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念好山字经、打好生态牌”
近年来,印江县缠溪镇始终坚持以绿色发展为主线,为克服土地条块分割难题,依托林地资源丰富优势,因地制宜,将治理荒山荒坡与发展林下经济有机结合,大力发展食用菌、中蜂养殖、林下养猪等林下经济,科学利用林下资源空间,实现近期得利远期得林的“双赢”目标,走出一条“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发展路子。
因地制宜,科学规划
缠溪镇坐落于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洋溪省级自然保护区境内,森林覆盖率高达73.18%,林地资源丰富。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及气候条件、林地资源状况、市场需求情况等发展林下经济,因地制宜制定林下经济发展规划。2019年以来,按照“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林下特色经济发展模式,科学确定发展林下经济的种类与规模,采取林茶、林蜂、林菌、林牧、林果等模式发展林下经济。坚持生态优先,科学利用并严格保护森林资源,确保产业发展与生态建设良性互动。
强化服务,引导合作
镇林业站、畜牧站、农业综合站加强对林下经济的指导和服务,为农民提供选种、培育、销售等全方位全过程的科技服务与技术培训,帮助解决资金、技术、生产、销售等问题。积极搭建企业、农民与高校、科研院所、技术推广单位之间的合作平台,加强与贵州科学院的技术协作,大力发展林下仿野生菌栽培,建立野生菌保护和培育基地5000余亩,带动全镇14个村发展以红托竹荪、羊肚菌、杏鲍菇、大球盖菇等品种为主的仿野生菌550亩,不断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
组织引领,抱团发展
近年来,缠溪镇推进“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组织方式,采取“强村带弱村”方式,充分发挥联村党委在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推行“村社合一”,加强专业合作社建设,引导农民开展合作经营,改变以往单打独斗局面,提高林下经济的组织化水平、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形成抱团发展、互利共赢发展格局。目前,缠溪镇通过创新组织形式,培育家庭养殖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多个,如梨坪中蜂养殖专业合作社辐射带动周边5个村共享发展,成功取得全市第二张、全县唯一一张蜂产品“SC”牌照。
缠溪镇因地制宜发展林下特色经济,发展茶叶近8000亩、中蜂养殖5000余桶、食用菌210万棒、林下养猪326头、黄桃500亩,实现该镇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进,形成既得“青山”又得“金山”的共赢新格局,“念好山字经、打好生态牌”。(代雪柯)
责任编辑:陈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