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河晓景乡:依托自然资源禀赋 推动美丽乡村建设
  •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 民族团结促和谐 长治久安谋发展
首页 新闻 社会写真

沿河晓景乡:依托自然资源禀赋 推动美丽乡村建设

2022-10-10 09:32 来源:微铜仁
投稿:trwz001@126.com  

这里,山青、水碧、天蓝、地清,生态优美,空气清新;这里,有当年红军指战员浴血鏖战的历史遗址,有贯通昔日黔渝湘商贸往来的油盐古道,有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文化,有闻名遐迩的土家传统美食。眼下,沿河自治县晓景乡美景如画的秋日风光,吸引了一波又一波前来休闲度假的省内外游人,这里正在成为人们对话先贤、游览幽蓝山水的健康养身打卡地。

1

 

近年来,晓景乡依托自然资源禀赋,拓宽产业链条,强化农文赋能,发掘耕读传统文化,依托奇山秀水发展乡村旅游,通过美丽乡村项目建设幸福乡村,一个个村落美化、亮化、绿化、洁化与日俱进。

山上,青青牧草香;山下,鱼米稻花香。这是素有“鱼米之乡”之称、地处武陵山脉腹地的晓景乡依托自然资源禀赋,推动美丽乡村建设的现实写照。

近年来,该乡以党建促产业发展,强化基层治理,不断拓宽壮大村集体经济新路子,全面消除“空壳村”和“薄弱村”。依托自然资源禀赋,助力乡村振兴,探索出一条有效推动乡村实现生态美、百姓富的特色发展之路。

 

始终坚持党建引领

山乡发生喜人变迁

“这些年来,乡党委政府干部每年都到村里走访慰问老党员、生活困难群众,带来党组织的关心关怀,这让我们很是感动啊!”谈到今年7月1日沿河自治县信用联社第四党支部、晓景完小党支部、晓景管家村党支部共同开展“支部联建强堡垒,走访慰问送温暖”慰问活动,在管家村慰问退休党员、生活困难群众等30余人,并为他们送上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的温暖场景,一位位老党员至今依然十分激动。

多年来,晓景乡为大力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不断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走深走实,使老党员、困难群众真正感受到组织的体恤和温暖。同时,以支部联建为依托,多元化锻造能够团结带领群众、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创造美好生活的村“两委”班子。

这是晓景乡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创新推动基层党建工作有效带动乡村全面发展的生动写照。

5年来,晓景乡突出党建引领,党员干部切实深入基层一线,帮助群众解决重点难点问题,着力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服务水平。坚持将党建工作寓意于经济工作中,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党建工作的“新常态”。全面落实“党建 ”模式,着力打造“一村一品”党建工程。创新和丰富党员活动载体,多措并举巩固拓展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乡发生了喜人变化:人居环境逐步改善,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环境治理成效逐步明显,社会保障逐步健全,社会事业逐步发展,文明风尚进一步深入人心,人民群众满意指数、幸福指数越来越高。

2

 

多年来,晓景乡实行乡班子成员领衔重点产业发展制度,集中力量发展生态茶、中药材、蔬果、生态畜牧、生态渔业、特色林业等特色优势产业,建成一批规模化、标准化、高效化农业发展基地。充分利用生态资源优势,做活林下经济,做活做足林果、林禽、林菌、林药、林蜂等文章,延长产业链,真正让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

“我们始终坚持两手抓,即‘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抓党建’,始终把发展作为解决晓景一切问题的‘总钥匙’。努力将晓景建设成综合实力更强、生态环境更好、人民幸福指数更高、社会更和谐的特色农业小镇。”晓景乡党委书记张珍飞说。

 

依托良好生态环境

发展多元产业助力村强民富

秋日下的侯家村,群峰多彩,田畴如画,一条条产业路在山间蜿蜒,布局在山顶的中药材种植基地生机盎然。这里是晓景乡围绕乡村振兴,重点打造的山地特色产业之一。

侯家村群众有着种植中药材的传统历史。目前,全村种植玉竹500亩,总投入资金717.5万元,利益联结覆盖1194户4976人,带动群众就近务工收入50余万元。预计亩产6000斤,总产300万斤,总产值1140万元,村集体经济可收入8万元。585亩金银花已经投产,带动群众务工收入90万元。发展黄柏200亩、白及20亩,黄精、其它中药材80亩。如今,中药材已成为促进侯家村群众持续增收的一项特色产业,实现了产业兴旺、群众增收的目标。

3

 

这是晓景乡依托良好生态环境,发展多元产业助力村强民富的一道缩影。当前,该乡正大力推动省级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点七三村和现代山地高效农业示范园区管家村“两翼”加速发展,因地制宜壮大产业经济带。为发展好生态蔬菜产业,让“一村一品”助农增收,全乡累计种植蔬菜面积2695亩。由于各村蔬菜都是原生态产地出品,晓景乡如今已成为多类“校农结合”无滞销蔬菜产品重点供应地。

走进坐落于七三村仰天窝山间的安格斯能繁母牛繁育基地,科学规范的养殖场内,两位工人正忙于投放饲料、卫生清扫。良好的生态环境,特有的高原气候,赋予这里牧草丰茂、环境清幽。绿意盎然的牧草基地里,工人正在辛勤劳动。“养殖场里的100头母牛已经陆续产仔,一头母牛就能产12头牛仔。”基地技术负责人杨纲介绍道,有了惠民政策扶持,周边村子不断涌现养殖大户和就业工人。

该项目采用“公司 合作社 农户”发展模式,目前已采购安格斯带胎母牛100头,并已顺利生产31头小牛。预计年纯收益81.5万元,带动稳定就业10余人,人均年增收50000元以上。

晓景乡党委副书记、乡长蔡应举说:近年来,我们坚持科学谋划、分类施策,分步实施“造血”计划,不断注入资金,打造产业富民基地,培育彰显地区特点、促进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和品牌产业。

 

依托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带动

多措并举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天高云淡,绿水青山环绕下的七三村千亩特色田园综合体园区,稻谷飘香,花儿争艳,辣椒红透了脸,高粱笑弯了腰,好一幅山水田园图画,让人心旷神怡。在村里穿行,四通八达的村组公路干净整洁,传统风格的农家院落美丽别致。清泉淙淙,环境优美,舒适宜居,民风古朴,在这里,人们能体验到美丽的乡愁。 

七三村被七座树木葱郁的山峰环绕,村域内有三块耕种坝区,故取名七三坝,后演变为七三村。2021年8月成功申报为省级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

一年来,七三村在产业振兴上,正在大力发展莲藕养鱼、稻田养鱼、金银花、肉牛养殖、油菜高粱轮作等产业。在人才振兴上,挖掘村内退伍军人、在校大学生、乡贤等30余人作为村后备人才储备。在文化振兴上,七三村土家文化、红色文化、历史文化底蕴厚重,至今保留有土家石碉楼、营盘、盐油古道、川黔省界门、韭菜垭革命烈士牺牲地等遗址。在生态振兴上,实施了厕所、污水、垃圾处理项目,初步完成182户家庭农户庭院“三园”改造,着力推进宜居农房风貌打造,顺利实施村庄照明工程。在组织振兴上,配齐配强村四职干部,建立党建促产业发展机制。

4

 

当前,七三村紧扣“柒山环田舍·鱼米稻花香”定位,坚持“为农民而建、让农民来建”的原则,立足实际禀赋,抢抓发展机遇,奋力推动示范建设,努力探索乡村振兴建设经验。

依托七三村这一“省级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历史文化底蕴厚重、生态资源优势明显、地处黔渝边区的晓景乡,近年来坚持规划先行,全力打造有规划、有产业、有特色的美丽乡村。聚焦产业兴、乡村美、百姓富目标,深入实施产业提质升级,全面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扎实有效地开展和做好人居环境综合治理,已实施厕所、污水、垃圾处理项目,完成农户厕所改造60户,覆盖240户。实施农户庭院“三园”(微菜园、微果园、微花园)改造,目前农村庭院改造182户。

人居环境综合治理整体效果得到提升后,晓景乡依托良好生态,以特色小镇建设为载体,涵盖乡村旅游、小镇风情、乡村农场、原味乡村与农家乐、乡愁体验区等多个功能区域,着力打造生态养生的“山水田园·美丽晓景”。(文叶飞 施平)

责任编辑:陈虹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