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十年|十载耕耘硕果丰 砥砺奋进谱新篇——铜仁市分行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综述
十年来,黔东儿女秉承“宁愿苦干实干,不能苦等苦熬”的精神,立足独特的自然资源禀赋,发挥特色优势强农业,闯出了一条铜仁山区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奋力谱写铜仁经济发展新篇章,绘就了铜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壮美画卷。
十年来,在铜仁经济社会高歌奋进的征程中,农发人秉承家国情怀,坚决落实上级党委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强农惠农战略部署,心系“三农”,接力奋战在服务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最前线,奋力发出支持产业振兴、绘就民生幸福美好画卷的最强音。累计投放支农贷款491.82亿元,2022年9月末贷款余额303.43亿元,较十年前增长244.31亿元,用不到2年时间超越了“十三五”贷款净增规模,贷款规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贷款余额创造历史新高。为位于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铜仁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六稳”“六保”、疫情防控和稳住经济大盘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政策性金融活水。
十年来,在服务铜仁经济社会发展的历程中,铜仁市分行发挥了金融扶贫先锋、主力和模范作用,获得了地方党政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多次得到省委省政府表彰。2017年被贵州省总工会授予“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状”,2018年被贵州省委授予“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党组织”称号,2021年被贵州省委授予“全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中央电视、《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对该行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成效进行了跟踪关注报道。
服务国家粮食安全
助力铜仁确保粮食保供和物价稳定
民以食为天。十年来,铜仁市分行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以党建为统领,认真落实国家调控政策,始终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立行之本、发展之基,将服务国家粮食安全放在心上、扛在肩上,全力保障政策性储备粮轮换、增储资金需要,充分发挥“粮食银行”职能作用。近年来,围绕粮食储备、收购、加工、仓储、物流等全产业链及重要农副产品稳产保供,发放贷款4.56亿元,有力维护铜仁市400多万群众的“米袋子”“油罐子”“菜篮子”“肉盘子”的安全。
土地是财富之母。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进一步挖掘、整理、激活农村土地资源,提高农地土地价值,围绕全市26万亩高标准农田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土地+”建设任务,累计投放农地贷款近27亿元,将原本零散、干涸的贫瘠土地变成“田成方、土成型、渠成网、路相通、沟相连”的良田沃土。同时,为全方位提升粮食生产水平,该行聚焦农业科技创新,着力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农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农机装备有效供给不足、产业集中度较低等问题。2022年获批农业科技贷款3500万,实现了全辖农业科技贷款零的突破,有效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粮食增收,推动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保障粮食储备图
服务易地扶贫搬迁和后续扶持
助力铜仁撕掉绝对贫困标签
过去,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是铜仁的真实写照。如今搬下山、住进城、就了业、脱了贫,久为贫困所扰的贫困群众正以全新的面貌走上致富路。
为助力铜仁撕掉千百年来的贫困标签,农发行铜仁市分行紧盯脱贫攻坚“五个一批”“两不愁、三保障”和“六稳、六保”等重点任务,围绕铜仁市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村提升工程、棚户区改造、农村路网、教育医疗等领域,“十三五”期间累计投放扶贫贷款195.77亿元,实现全市10个县(区)全覆盖,惠及贫困人口136.91万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8.32万,有效支持了辖内各区县脱贫摘帽,为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铜仁市攻克贫困最后堡垒、脱贫攻坚战圆满收官作出了积极贡献。其中在江口发放全国系统首笔贫困村提升工程贷款,促成总行增设“贫困村提升工程”贷款品种二级科目,为该类型贷款在全国农发行系统推广提供了“铜仁经验”。
为续写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该行进一步落实国家13部委关于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相关政策,接续发力,坚持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聚焦大型集中安置区和产业园区,重点支持产业和就业扶持、安置区配套基础设施、产业园区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助力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能致富。2021年以来,已累计投放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贷款近30亿元,有力支持碧江区苏铜产业园、铜仁高新区智能终端产业提升等一批后续扶持扶贫项目,实现了易地后扶项目全市万人以上安置点全覆盖,助力10.67万人(次)贫困群众,实现从“搬家”到“安家”,进一步增强群众安全感,幸福感和获得感。
信贷支持的天龙湖小学建设项目
服务基础设施建设“补短板”
助力铜仁插上共同富裕翅膀
该行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切实把农业政策性金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转化为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着力补齐农村公路、贫困村提升、水利、农村人居环境、医疗卫生等基础设施短板。其中,投放水利贷款43.19亿元,支持铜仁市大兴水利枢纽等10个骨干水源工程和城市防洪工程建设,实现城市防洪排涝、农村人畜饮水、农田灌溉、防止水土流失等基础设施提升和完善;投放28.12亿元贫困村提升工程扶贫过桥贷款,实现信贷支持全市10个县(区)贫困村提升工程全覆盖,在全国系统创新了支持贫困村提升工程“铜仁经验”。
“十四五”以来,面对铜仁“四新”、“四化”目标和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新格局、新机遇,铜仁市分行坚持政策性金融使命,积极融入铜仁发展大局,以金融血脉滋养经济肌体,践行“农发担当”。以“强中心城区”战略为引领,抓好“三改”等重点工作,累计投放铜仁市第二人民医院二期、松桃县城南片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4.36亿元,大力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力促在城镇承载能力、城镇经济、城镇品质、城镇治理、城乡融合发展等五个方面实现大提升。同时,围绕全市乡村振兴战略部署,依托农村绿水青山、田园风光等资源,采取利用“旅游+”“生态+”等模式,创新推进农耕文化旅游带、玉屏亚鱼2个乡村振兴示范项目共12亿元,实现投放8亿元,助力打造山水相依、景田相望、农旅相生、文产相融的文化旅游胜地,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该行将支持产业扶贫作为服务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手段,围绕铜仁“六大主导产业”,致力于服务重点项目,精准对接企业融资需求,累计投放贷款3亿多元,大力支持了铜仁黄牛、食用菌、油茶、中药材、生猪等产业发展,助力铜仁打造十个百亿级特色产业集群,促进产业区域布局不断优化,为铜仁农业现代化进程按下了“加速键”。
支持的铜仁市八官溪至两河口农耕文化旅游带示范项目
服务生态文明建设
助力铜仁增强绿色发展底气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也是铜仁全力打造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的底气。铜仁市分行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大力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和“两山”理论,充分发挥专业、系统、政策性银行优势,推动铜仁绿色发展,真正实现贫困地区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打造出“可存可取的生态银行”。
“十三五”期间,该行勇争绿色信贷的“探路者”和排头兵,成功落地全省系统第一笔国家储备林建设贷款项目,支持的江口县国家储备林项目被列入全省国家储备林项目样板基地。累计投放国储林建设贷款37.49亿元,助力全市165.9万亩国家储备林建设任务完成,用实际行动助力铜仁“念好山字经、做好水文章、打好生态牌,奋力创建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全力打造绿色发展高地”。
“十四五”以来,该行接续发力,围绕生态建设、盘活资源,聚焦生态与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合、生态美与百姓富的有机结合,统筹生态、生产、生活“三生空间”。该行紧抓贵州省武陵山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成立工作专班,开辟绿色通道,引入“生态修复+产业导入”的模式,破解了生态公益性项目因投资规模大、经济效益回报低、周期长而导致“融资难”的困境。成功获批贵州省分行系统内首笔山水林田湖草沙项目贷款3.82亿元。为涉及贵州省武陵山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的其他16个兄弟县,争取政策性金融支持提供了可借鉴、可推广的经验。
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护项目图
十年初心不改,未来使命不殆。铜仁市分行将以“十四五”为新的起点,以时不待我的紧迫感、舍我其谁的使命感,竭力为铜仁市高质量谱写绿色发展示范区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马骥 刘恩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