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搬出幸福新生活
  •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 民族团结促和谐 长治久安谋发展
首页 新闻 本市要闻

铜仁:搬出幸福新生活

2022-10-29 10:03 来源:铜仁网
投稿:trwz001@126.com  

每日清晨,何英提前送孩子上学后,又返回万山区旺家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始了她一天的工作。

自2018年,何英从思南县搬迁到万山区旺家社区以来,短短4年,从农村到城市,她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个新家她成为了社区“就业协管员”。随后通过选举,她还成为旺家社区党总支书记、妇联主席,她也从一名普通农妇成为社区干部。

微信图片_20221029102015_调整大小

旺家社区于2017年启动建设以来,共安置了来自思南、印江、石阡三个县的搬迁群众4029户17963人,聚居有苗族、侗族、土家族、仡佬族等15个少数民族,有少数民族13931人,少数民族人口占比78%……

万山区丹都街道旺家社区是铜仁市跨区域易地扶贫搬迁最具代表性的安置点之一,是全市跨区域易地扶贫搬迁的一个缩影。

致富路上 一个都不能少

易地扶贫搬迁是贵州最具标志性意义的脱贫攻坚“头号工程”。对于铜仁市来说更是决胜脱贫攻坚战场关键环节中的重中之重。

铜仁曾是全省脱贫攻坚主战场,也是易地扶贫搬迁主战场。

为了让大家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铜仁市跨越中心村、乡镇集镇、县城搬迁安置模式,规划实施跨区县易地扶贫搬迁,出台《铜仁市跨区县行政区域易地扶贫搬迁指导意见》,制定《铜仁市跨区县行政区域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实施方案》,全面推动全市易地扶贫搬迁工作。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全市共新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144个,搬迁群众29.36万人,其中跨区县搬迁12.54万人,占全市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总规模的42.8%,占全省跨区县搬迁规模的54.3%。

54.3%!这也成就了铜仁成为跨区域易地扶贫搬迁人数全国最多的市州之一,成功创造了跨区域搬迁的“铜仁奇迹”。

“家门口上班,孩子就近念书,不像以前在家务农要翻山越岭,外出打工又放心不下家里的家人,还能自己经营一家便利店……”从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夹石镇山羊村搬进碧江区响塘龙社区的杜松开启“一步住上新房子、快步过上好日子”的幸福新生活。

微信图片_20221029102025_调整大小

搬得出 稳得住 能致富

2019年,贵州作出了长远性制度性安排,即建好基本公共服务、培训和就业服务、文化服务、社区治理、基层党建“五个体系”,确保满足搬迁户子女入学需求,确保每个安置点有1个卫生服务机构,确保有劳动力家庭1人以上稳定就业。

有梦想才有动力,有梦想就有希望。随后,铜仁也开始逐步探索建立“新市民·追梦桥”工程,全面助推“四安家园”建设,着力打通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最后一公里”。

铜仁坚持通过“挪穷窝”与“换穷业”并举、安居与乐业并重、搬迁与脱贫同步,在全市各个搬迁社区新建和改扩建配套学校(幼儿园)68所,配置医疗机构133个,新建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站)48个,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

微信图片_20221029102029_调整大小

追求新生活 共建新家园

易地扶贫搬迁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脱贫致富和改善民生为目标,以就业和增收为核心,以改变生存环境和发展条件为主线,帮助困难群众彻底摆脱贫困、安居乐业。

今年以来,铜仁市始终坚持用高质量发展统揽“十四五”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牢牢把握新国发2号文件的机遇,全力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

“有新房,有医保,现在有病就医,还得感谢党的政策好,这些在以前都不敢想。”松桃苗族自治县孟溪集镇安置社区居民杨昌志如是说道。

今年以来,为了全力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松桃通过“线上+线下”的形式搭建用人单位和劳动力的沟通联系平台,有效加强务工需求与用工需求的精准对接,成功联系到东西部协作、对口支援和定点帮扶等提供的就业岗位2000余个,吸纳了796个搬迁劳动力就业。同时在有条件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创建就业扶贫车间20个,吸纳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246人……

松桃依托“党建+移民管理”“党建+就业服务”等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安置点搬迁就业人员跟踪服务台账。积极开展志愿服务,对就业搬迁群众进行跟踪回访,建立任务清单和责任清单,对特殊就业家庭采取“台账销号”模式管理,按照“一名党员至少联系1户群众就业”的结对帮扶机制,在就业上下足功夫,不丢1户、不落1人。今年以来,全县33个安置点实现就业服务中心全覆盖,为做好搬迁劳动力的动态管理、预警监测、联络服务、信息沟通、跟踪维权、困难帮扶等服务保障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用心用情用力为搬迁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今天开业,我们锡箔纸厂目前报名人数就达到了456人,由于第二批机器还没有运来,所以暂时只招工100多人。工厂第一批投入生产线10条、机器50台,一期用工100余人,年底用工200余人,预计明年用工500余人。”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燕艺锡箔纸有限公司合伙人杨晓燕说道。

同样也是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

9月16日,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移民搬迁兴民社区的锡箔纸工厂扶贫车间正式建成投入使用。这也成为了该社区成功引进的第5家劳动密集型企业。

今年以来,印江全力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保障服务工作,在县城区6个安置社区设立就业创业服务站,通过以工代训、免除厂房房租、奖励优秀扶贫车间等方式,邀请县内外各企业分点进驻印江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做好搬迁群众技能培训,让搬迁地人民楼下安心就业,楼上幸福生活。

社会融入是搬迁群众进入新环境后的心理适应过程,搬迁群众社会融入的成败,关系到精准扶贫地区社会整体的稳定与发展……

今年以来,玉屏侗族自治县持续加大对全县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文化服务扶持工作力度,以创建省级易地扶贫搬迁综合性文化服务示范点田坪镇新街居委会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为重点,着力在服务阵地、示范引领、服务效能等方面下功夫,不断丰富安置点新市民精神文化生活。

截至目前,全市仅玉屏田坪镇新街居委会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设有专兼职人员2人、文化志愿者(免费开放管理人员)2人,成立群众业余文体团队3支,已开展书香玉屏、点亮乡村阅读灯、“我们的节日·端午”等各类群众文化活动6次,“乡村振兴、文化有约”文化志愿服务(培训辅导)6次……

微信图片_20221029102033_调整大小

在全市各地的易地扶贫搬迁社区,新增的公交路线、社区服务、乡愁馆,周边的电子厂、服装厂、玩具厂……“新市民”正享受着新生活和新机遇带给他们的崭新人生。

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大环境下,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既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效的必然要求,更是真正推动易地搬迁户融入地方生产生活、实现长久脱贫致富的现实要求。

未来,铜仁市还将持续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成果的大事来抓,坚持“队伍不散、工作不断、力度不减”,扎实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持续做好搬迁“后半篇文章”。(申逸恺)

责任编辑:金彦希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