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山街道:“三聚焦”提升党员教育管理针对性
近年来,万山区仁山街道把党员教育管理作为加强党的建设重中之重,着力从抓全面覆盖、抓重点任务、抓关心关爱三个方面入手,把党员教育管理融入各项中心工作及平时党内政治生活中,进一步凸显基层党组织政治引领和为民服务工作实效。
聚焦全面覆盖,把准教育管理“风向标”。一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党员活动日”组织生活会等制度,开展好党支部委员和党员之间、党员和党员之间、党支部书记与新发展党员之间的谈心谈话活动,广泛收集意见建议,抓整改,促落实。二是用好督查考核“武器”。将组织生活情况落实列入全年各级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任务清单,列为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考核内容,督促广大党员力求做到学懂弄通做实。2022年,仁山街道对辖区13个基层党组织“三会一课”“党员活动日”等制度执行情况进行了专项督查,均严格按要求完成了学习内容,提升了党支部班子成员及党员同志的能力素质。三是抓工作成效。把工作落实作为检验党员教育管理成效的有力措施,鼓励村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强产业发展,促村级增收、群众致富。塘边村党支部将学习知识应用于实践,领办村集体合作社,结合石阡县“六共”机制相关政策,按照党工委统筹、党建引领、党支部领办思路,坚持“育苗+生产基地+深加工”的模式,由村党支部牵头,以集体资产、资源为依托,领办创建“铜仁市万山区塘边村惠农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辣椒种植产业1200亩,引进辣椒深加工企业1家,实现辣椒产业从生产、加工到销售一条龙产业链,日烘烤辣椒加工量为25万斤,可吸纳全区辣椒加工,促进全区农业产业发展。
聚焦重点任务,深耕教育管理“责任田”。一是探索积分管理。不断强化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工作,综合街道党工委点评意见、述职评议会议测评、组织部门平时监控、基层党建调研督查4个方面情况,采取“百分制”评分标准,提出综合评价意见。注重政策激励,选拨优秀党组织书记担任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支部委员的学习情况、履职情况、参加组织生活、进社区志愿服务等内容分类记录积分,对积分突出的,给予一定的奖励。二是建强党员队伍。制定“一村一策”发展党员计划,建立农村发展党员工作台账,并对入党申请人、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农村优秀青年实施台账式管理,结合村情实际,精确到人,明确目标,倒排工期,确保高质量完成发展任务。截至目前,共计发展党员10名,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7名,农村致富带头人1名,退役军人1名。三是落实村干部管理机制。严格执行《万山区村(社区)“两委”管理办法》促进村干部“选育管用”进一步标准化、制度化。制定并印发《仁山街道村(社区)集体经济考评方案》,成立由党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为双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对村(社区)集体经济考评内容、结果运用等进行明确,推动村(社区)“两委”干部切实解放思想,提升履职能力,带领群众掀起干事创业热潮。
聚焦关心关爱,激活教育管理“内动力”。一是探索党员分类管理。以流动党员、年老体弱党员为重点,积极探索建立流动党员、年老体弱党员管理的新模式和新路径,努力实现教育管理全覆盖。针对流动党员,万顺党支部积极探索“三张清单”管理模式,从流出、学习、管理三个方面着手,进行闭环式管理,让党员找到“家”的温暖。二是建立关心关爱机制。充分利用春节“七一”等节假日前后,对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等开展走访慰问,送去党组织的温馨慰问,以点带面做好关爱帮扶,组织在外返乡党员召开座谈会向其宣传党的好政策和家乡的变化,听取意见建议,鼓励返乡创业。三是促作用发挥。把推动党员发挥作用作为党员教育管理的着力点,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为契机,认真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用心用情用力服务群众惠民生。以满足群众需求为出发点,成立党员志愿服务队,组织党员志愿者进行疫情防控、环境治理、矛盾调解等志愿服务活动,切实提升为民服务水平,营造党员服务中心、服务大局的浓厚氛围。(肖子花)
责任编辑:陈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