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屏:“五举措”践行乡村振兴使命担当
  •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 民族团结促和谐 长治久安谋发展
首页 新闻 社会写真

玉屏:“五举措”践行乡村振兴使命担当

2022-11-23 15:04 来源:铜仁网
投稿:trwz001@126.com  

今年以来,玉屏侗族自治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牢记为农服务使命,持续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以创新发展的工作思路,实事求是的工作方法,勇于探索的工作胆略,锐意进取,攻坚克难,不断提升为农服务水平,努力增强为农服务能力,为乡村振兴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活力。

一、探索土地托管,助力农业规模发展。一是按照中央、省委、市委、县委的决策部署,坚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以党建引领服务农业,广泛动员党员干部、“田秀才”、“土专家”组成党员春耕服务小分队奔忙在春耕一线,深入田间地头,帮助群众科学耕种,提供技术支持指导,规划产业发展地块。二是围绕“谁来种地、地怎么种,如何增收 ”的问题,依托供农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为载体,积极探索创新推进土地全程托管“保姆式”、半程托管“订单式”以及土地流转“甩手式”服务工作,利用农机设备加大撂荒地复耕,做到应耕尽耕,应种尽种,加快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步伐。2022年全县全程托管“保姆式”服务1300余亩,半程托管“订单式”服务10000余亩,土地流转“甩手式”服务1000余亩。

二、建强农机队伍,拓宽农机服务领域。一是整合全县农机专业合作社资源,化“零”为“整”,变“单打独斗”为“抱团发展”,主动承担全县5000亩春耕生产育秧、机耕、机插省级示范项目。二是成立了首家玉屏县供销社农机维修中心,加强旋耕机、收割机、插秧机等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使用,为广大农机用户、合作社提供农机安全知识、机具检修、技术培训、农机作业服务需求等,确保春耕农机安全作业。全县现有农机手26人,旋耕机30台,起垄机5台,开沟机2台,收割机12台,无人植保飞机5台,插秧机20台,育秧粉碎机3台,育秧播种机6台。服务范围涵盖玉屏、碧江、万山、岑巩等9个区县,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高度认可。

三、加大农资储备,保障农资市场供应。一是围绕春耕亟需解决的问题,及时将农资储备作为关注重点,早谋划、早部署、早组织、早储备,及时进行市场调查和分析预测,积极做好对种子、化肥、农药、农膜等农资的调运储备。二是加强农资市场检查力度,集中开展拉网式检查,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产品行为,严厉查处假冒伪劣农资,净化农资市场,确保农资供应货真价实、供应充足,让农户用上放心种、放心肥、放心药。2022年统一储备种子10吨、尿素267吨、复合肥6300吨、磷肥1120吨、有机肥2800吨、农药55吨、农膜60吨,开展农资市场检查5次。

四、推进轮作模式,打造特色产业发展。一是在田坪镇庆寨村实行了“西兰花”套种“土豆”模式120余亩,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确保了秋冬季土地增值增效。二是在田坪彰寨300亩坝区、庆寨200亩坝区、朱家场镇水田200亩坝区实行“粮油轮作”,彻底改变收割后田地荒芜的传统种植结构,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三是在田坪五里桥、田坪等坝区发展西兰花、麒麟西瓜等特色产业轮作种植,促进了产业向特色化、规模化、市场化方向发展。同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杠杆作用,在扶持方式、扶持对象、扶持方向和扶持环节上开辟新路径、挖掘新潜力,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力支持和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引导当地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实现了农业提质增效、农民持续增收。2022年带动周边200余名群众就近务工就业,实现务工人员年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

五、搭建销售平台,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一是超前谋划,年初及时走访了贵州首杨、贵州合力、华联玛客、永盛百货等10余家企业,签订了产销对接战略合作协议。二是组织召开了全县2022年黄桃产业发展暨产销对接工作会。坚持以抓管理、提品质,努力让玉屏黄桃实现产业化、专业化生产,实行统一管理、统一品牌、统一价格、统一包装、统一销售。三是抢抓政策机遇,加强与省内外商超、批发企业、电商企业的合作,建立东西部消费协作特色农产品直销店6个。2022年销售玉屏茶油、黄桃、食用菌、优质大米等特色农产品4.4121万吨5.7415亿元。

下一步,玉屏侗族自治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将切实提高政治站位,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围绕“三农”工作大局,以为农服务为宗旨,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不断提升供销合作社的服务功能和内涵,带动更多村集体增收、村民致富,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工作中展现新作为新担当。(张家明)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