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山区“三服务”民主实践为景区治丧解忧
  •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 民族团结促和谐 长治久安谋发展
首页 新闻 区县动态 万山区

万山区“三服务”民主实践为景区治丧解忧

2022-11-24 11:14 来源:铜仁网
投稿:trwz001@126.com  

近年来,万山区人大常委会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优势,以“汞矿”遗址建立的社区公共服务治丧点为载体,推行开门服务、暖心服务、回访服务,破解交通隐患、鞭炮扰民、治丧“乱象”难题,打通政府治理之“难”与群众治丧之“忧”路子。2021年以来,组织人大代表开展各类服务230余场次,收集群众意见建议110余条次,群众满意度达100%。

推行开门服务广纳民意

一是建立“接待”制度。严格按照“六有”标准打造人大基层立法联系点和代表联络站(室),落实人大代表驻站制度,排出“上岗”时间表,轮流进站开展接待活动,听取群众对丧葬治理的呼声和建议。在群众聚居区、社区广场、集镇设立若干代表咨询点,下沉一线察民情纳民意。2021年以来,先后召开座谈会60余场次,发放调查问卷500余份,征求群众意见900余人次。

二是推行“双联”结对。印发《万山区级领导干部和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区三届人大代表工作方案》,发挥人大密切联系群众优势,推行“双联”结对和网格化管理,启用定制班车,开通24小时服务热线,群众可随时随地预约、提意见、下“需求单”。目前,划分“双联”选区网格4个,建立联系对子180余个,收集群众需求30余个。

三是代表下沉“接单”。组建由党政干部、人大代表、法律顾问等构成的文明治丧服务队,采取张贴通告、集中宣讲、个别疏导方式,当好“快递小哥”和“民情信息员”。恪守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人大代表将群众对集中治丧愿望需求转化为“规范治丧陋习,提倡文明新风”代表建议,并在市、区人代会上联名提出,被区政府采纳并办结,有效破解景区治丧难题。

推行暖心服务全程参与

一是建治丧理事会。印发《万山区万山镇关于成立公共服务治丧理事会的通知》,联合“汞矿”遗址周边6个社区党支部成立理事会,制定管理制度和议事规则,搭建会长-秘书长-成员架构。理事会班子从社区干部、人大代表、群众代表中选举产生,任期5年,协助做好丧葬事务、安抚群众情绪。目前,治丧理事会班子7名,开展服务140余场次。

二是推共享优服务。紧扣“公益”和“服务”核心,党委政府投点、爱心企业捐点、人大代表补点,提供场所、桌椅不收取费用,做到公益共享不与民争利。人大代表发起“帮帮团”行动,推广酒水餐饮、唢呐哭丧、灵堂布置等一条龙服务,收费标准明码标价上墙公开,群众享有个性化选择自由。目前,公共服务治丧点共有各类服务团队12家,收费标准设置从800元-3400元不等,开展服务150余场次。

三是设行风监督岗。明确万山镇纪委书记牵头主抓,设立治丧监督岗,邀请“五老”人士、人大代表、乡贤担任监督员,既加强对治丧理事会履职进行工作监督,又扩展对群众革除丧葬陈规陋习和团队报价、承诺、品质等服务监督,让集中治丧蔚然成风。2021年以来,治丧点共设立监督岗7个,选任监督员32名,向群众宣讲政策法规60余场次,开展监督40余场次,减少群众经济开支40余万元。

推行回访服务提升质效

一是畅通建言渠道。借助人大“一刊一网一号”和融媒体中心矩阵平台,开设“我为丧葬治理献一策”留言专栏,同步在社区醒目位置设立壁挂信箱,广泛征集人大代表、人民群众对治丧点公共停车位、便民厕所、共享服务满意度,梳理汇总具有代表性、参考性的意见建议,及时转交区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研究办理,把民智输出转化为工作动能。目前,收集意见建议120余条次,梳理转交办理90余条次。

二是深化服务“专访”。组织治丧理事会、服务团队、人大代表等逐一回访治丧家庭,听取对治丧点民心工程建设、整治丧葬陋习“乱象”、“帮帮团”服务的事后评价。将治丧点管理运营保障和代表建议办理情况纳入区“一府一委两院”负责同志履职评议内容,组织人大代表进行集中采访,让工作决策更多体现民生所盼、群众所需。目前,对30余名区直部门和乡镇(街道)负责人、40余户治丧家庭、70余名社区居民进行了访谈。

三是用好评价机制。建立健全公共服务治丧闭环机制,将治丧家庭事后评价意见、革除丧葬陋习情况作为评选文明家庭的重要依据,把理事会履职情况作为乡镇(街道)激励表彰优先优选对象,将有关治丧点代表建议办理情况纳入职能部门高质量发展考核内容,实行评价结果备案管理,使评价结果得到有效运用。2021年以来,全区共召开工作评议会2次,评选出文明家庭30余个,万山镇集中治丧先进经验做法在新华网刊载报道,点击量达100余万人次。(刘中祥)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