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的贵州人】肖潮达:让贵州成为探索药学发展的前沿地区
  •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 民族团结促和谐 长治久安谋发展
首页 新闻 省内新闻

【新时代的贵州人】肖潮达:让贵州成为探索药学发展的前沿地区

2022-12-06 10:36 来源:多彩贵州网
投稿:trwz001@126.com  

编者按:

在奋进新时代的征程中,贵州各条战线各个领域,涌现出许多发展“干将”、改革“闯将”、攻坚“猛将”。

他们以敢为人先、锐意进取的责任感,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使命感,以团结奋进、拼搏创新、苦干实干、后发赶超的新时代贵州精神,创造了一个个“梦想成真”的故事。

勇敢地闯、大胆地试、务实地干。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一个个新时代的贵州人在锐意进取、砥砺前行,为奋力创造贵州高质量发展新的“黄金十年”拼搏奋斗。

12月3日上午,记者见到贵州医科大学药学院副教授肖潮达时,他正坐在办公桌前修改论文。

截至目前,肖潮达已经发表了10余篇SCI论文。“如果不努力做研究,我们的科研水平和成果可能就会落后国外,之后就更难有进步。”肖潮达说。

2013年,肖潮达从贵州医科大学药物制剂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后,赴日本宫崎大学攻读医学兽医学专业博士学位。2018年博士毕业后,肖潮达回到贵州医科大学中药药理教研室工作。“我的主要工作是RNA和DNA的结构解析。通过结构解析,能够分析部分疾病的起因,并对药物设计提供帮助。”肖潮达向记者介绍。

2012年,还在贵州医科大学攻读研究生的肖潮达正忙着做实验、写论文,但由于当时学校的设备仪器不足,肖潮达的实验举步维艰。

“10年前,我们只有一间实验室,面积不到30平方米,连桌椅都非常老旧。实验室里也只有一些非常基础的仪器和设备,基本上所有的大型仪器都需要向其他单位或学校借用。”在导师的帮助下,肖潮达上门拜访了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州大学等多家单位,借来了所需的仪器和设备,才让实验得以延续。

激光粒度仪、冷冻切片机、差示扫描量热仪……2013年,肖潮达向外借了10余种仪器设备,终于顺利完成硕士研究生的毕业论文,并将论文成功发表在SCI期刊《国际药学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armaceutics)上。

《国际药学杂志》是药学领域最顶尖的学术期刊之一,在该杂志上成功发表的论文也被认为有极高的学术价值。“我在别人的文献中发现了困难点,通过实验找出了新的解决办法。”这篇论文的创新性,得到了业界较高的评价。

硕士研究生毕业后,肖潮达赴日本宫崎大学攻读博士。毕业后,他毅然决定回到贵州医科大学做药学科研工作。“之所以选择回母校,一是念旧,二是相信。”

虽然经历过艰苦的实验过程,但肖潮达认为客观条件都是可以创造和克服的,更重要的是与母校的情谊以及家乡的归属感。

“这张桌子就是10年前我读研时用的桌子。”肖潮达指着他办公室里一张陈旧的办公桌说:“这里是我的起点,我要在这里继续挑战药学领域的难题,探索药学发展的前沿。”

除了这份来自家乡的归属感,贵州在科研领域翻天覆地的变化也给了肖潮达回到贵州建设家乡的信心。科研基金投入的成倍增长、仪器设备的升级、对青年研究者的重视……肖潮达认为这些是贵州在科研方面最直观的变化。

“现在我们有7间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种类、价值都和10年前不可同日而语。”肖潮达告诉记者,2018年他刚从日本回国时,日本的仪器设备的精密程度更高,但目前贵州的设备已基本持平。“明年搬新校区之后,学校还会采购更多、更好的仪器设备,到时我们的实验条件肯定会更好。”

为了助力贵州发展,最近,肖潮达逐渐将研究视野转向了中药,试图将RNA和DNA结构解析与贵州的中药结合起来。“贵州中药药材的种植规模很大,有发展需求。如果通过RNA和DNA结构解析筛选出中药里的活性成分,就能在中药的临床应用和质量控制方面作出一点贡献。”

人社部“高层次留学归国人才”、贵州省“千人创新创业人才”、贵州省“优才卡”获得者……肖潮达凭借一个个丰硕的科研成果获得了一次次肯定,但肖潮达并不满足于此。“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学科内还有很多细分领域有待发展和完善。未来我还将与其他交叉学科协同创新,努力激发新的研究成果。”肖潮达说。

责任编辑:金彦希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