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学院2023年新年贺词
岁聿云暮,星霜荏苒,在奋斗者匆忙而坚实的步履中,充满希望的2023翩然而至。
2022年,是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一年。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胜利召开了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唱响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嘹亮号角,让奋进中的中国和中国人民迸发出强烈的民族向心力!
2022年,也是铜仁学院创新发展、踔厉奋进的一年。面对高等教育深度变革的挑战,面对统筹发展、安全和疫情防控的多重压力,我们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统揽,主动识变应变求变,携手并肩抗疫,勠力同心办学,用奋进之笔书写了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这一年,我们铸魂强基、坚定信念,党的建设坚强有力。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贯穿办学治校全过程,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高质量党建工作成效推动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获批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扎实推进“对标争先”计划,1个党支部被列为“全省高校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建设单位”,培育了4个市级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示范点,“高校‘33441’党建工作模式”入选贵州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项目,创办的“黔东红色文化研究”专栏和编排上演的大型原创情景音乐会《红色黔东组歌》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和认可。
这一年,我们坚守初心、铸魂育人,人才培养成效显著。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全面推进“三全育人”和“五育并举”向纵深发展,获批省级“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1个,新增中外合作办学专业1个、省级一流专业4个、省级“金课”38门,获省级课程改革和金课建设项目24项、省级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项目1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7项;学生在“挑战杯”“互联网+”等学科竞赛中获国家级奖励42项、省部级奖励215项;考取硕士研究生115人,上线录取率54.25%。
这一年,我们攻坚克难、争创一流,科学研究亮点频现。扎实推进“育人为本、科研先行”发展战略,聚焦战略发展和区域发展需求,强化“顶天立地”的科研价值取向,着力推动基础研究上水平、应用研究出特色,获科研项目立项293项,立项总经费3400余万元,其中,国家级项目15项、省部级项目21项、贵州省科技厅基础研究(自科类)项目1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数首次突破两位数(10项);获贵州省科学技术奖7项、贵州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5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首届贵州省文学奖2项;“锰系新型功能材料协同创新中心”获批为2022年贵州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协同创新中心,3篇咨政文章获省部级重要咨政平台采用,报送的专报《引社会服务之水,灌人才培养之田》获省委领导肯定性批示,彰显了铜仁学院的学术影响力。
这一年,我们扎根黔东、服务发展,开放办学持续深化。坚持开放办学理念,持续加强国际合作、校地合作、校企合作,与意大利马尔凯理工大学合作举办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通过教育部认定,与德江县政府联合成立“德江发展研究院”助推德江产业提质增效,与为方能源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建钠离子电池材料生产基地,全力打造合作办学利益共同体;发挥高校人才优势,主动对接绿色铜仁现代化战略目标,出台服务区域发展系列举措,助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引导教师把论文写在黔东大地。
这一年,我们引育并举、双向发力,人才队伍提质增量。全面推进人事制度综合改革,以职称评聘、岗位设置与聘任为突破口,深入推进分类评价改革,全力提升高层次人才集聚效应,全年引进博士15人,新增省级“金师”2人、“铜仁市杰出人才奖”1人、市管专家12人,专任教师中的博士比提升到34%,高层次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回眸2022,宏大叙事动人心魄,微小瞬间历历在目,那一路的灿烂千阳已融进历史深处,丰盈着这所大学的根基。
展望2023,时代考题渐次展开,赶考之行壮阔无垠,更新更美的多彩画卷需要我们在继往开来的奋斗中描绘。
新征程是充满着光荣和梦想的远征,让我们携起手来,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委十三次党代会精神,把办好人民满意的大学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工作的根本标准,准确把握高质量发展的深刻内涵、根本要求,围绕审核评估、研究生教育专项评估、争取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等重点目标任务,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的华彩乐章!
千川汇海阔,风好正扬帆。
当时间刻写下新的年轮,让我们带着满怀的期许迎接新年第一缕阳光、眺望未来前进的方向,共同书写2023的奋斗诗篇!
衷心祝愿关心支持学校发展的各位领导、社会各界人士、广大校友及全体师生员工新年快乐、事业有成、学业进步、万事如意!
党委书记:朱洪波 校长:侯长林
2022年12月31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