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一碗盘子粉 是家的味道,是年的味道!
春节渐近,年味越浓,对于中国人来说,置办年货必不可少,而对于万山人来说,年货清单上一定会有盘子粉的“一席之地”。很多万山人过年的记忆里,不乏会对一碗盘子粉充满回忆,因为那是家的味道,也是年的味道。
农历腊月二十六,家住万山区高楼坪兴中村的王巧元起了个大早,她计划要赶在春节前把一家人爱吃的“盘子粉”准备好。因为儿女喜欢,所以她便每年坚持,今年已经是她连续做盘子粉过年的第37个年头了。
王巧元告诉记者,“过年了,家家户户做盘子粉,这是我们万山的习俗,每个人都爱吃。”
只见王巧元将打浆机抬出屋外,插上电源,端出提前一晚泡发好的大米,在机子下面放上一个干净的盆,待所有准备工作做好后就开始打浆了。一勺一勺的大米通过机器的碾磨变成了洁白的米浆,如牛奶般丝滑,让人忍不住咽口水。
“盘子粉好不好吃就要看米浆打得好不好,米浆越细腻做出来的盘子粉才越好吃,煮着吃也不容易断。”王巧元有经验地说。
米浆打了一半后,王巧元在剩下的粘米中加入了葱段和白蒿菜,这样一来,打出来的浆就变成绿色的了,米香里也多了份葱的香味。王巧元将刚刚打好的白色的米浆一分为二,在其中一盆里加入了“粑粑红”,搅拌一下米浆就变成了粉红色,在王巧元的创新下,米浆也多了些“花样”。
“加这些葱和‘粑粑红’就是希望粉变得好看又好吃,红红绿绿的过年才喜庆嘛。”王巧元乐呵呵地说。
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后,丈夫在一旁生火将水烧开,王巧元便拿出铁板模具,在上面刷上菜籽油、舀入米浆摇晃铺至均匀,再将粉盘平放进锅中,盖上锅盖,静静等待着第一张“盘子粉”的出炉。
王巧元的儿媳妇拿着刚出锅还冒着热气儿的素粉,根据个人喜好,放上提前准备好的油辣椒、折耳根和豆腐干等,再撒上葱花,裹成卷儿,这样便成了万山的特色小吃——卷粉,引得王巧元的侄女闻香而来。
“我从小到大就是喜欢吃盘子粉,感觉吃盘子粉就有过年的味道。”王巧元侄女周周一边吃一边说。
经过近3个小时的忙碌,王巧元才将大概40斤的“盘子粉”蒸熟、晾凉,最后的工序就是叠好切丝,晒成干粉条便于存放。
“切好的粉条放干后可以保存很久,到时候女儿她们可以带着去外地吃,这样年的味道会久一点。”王巧元说。
“人间烟火味,年味正浓时”,过年就是一家人围在一起其乐融融的制做美食、享受美食,分享一年来的喜怒哀乐。对于万山的儿女们来说,最好的“年味”便是妈妈做的那一碗“盘子粉”了。(宋安念)
责任编辑:陈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