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山区谢桥街道:“135”工作体系激发创文工作活力
万山区谢桥街道探索构建了“一个中心、三支队伍、五个责任包保”的创建文明城市工作体系,形成工作合力,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落实落细落地见效。
围绕一个中心,突出思想引领。谢桥街道聚焦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平台为中心,将文明城市创建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深度结合,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始终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思想进步和生活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抓手,以精神文明促行动文明,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提档升级。目前,借助平台阵地人员力量,开展了文明宣讲、文明出行、文明守护等文明城市创建系列活动12场次,受众群众达400余人。
创建三支队伍,壮大人员力量。根据工作开展实际,紧盯薄弱环节,聚焦群众需求,组建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网格治理队、宣传发动队、督导问效队三支队伍,将各方力量拧成一股绳,形成文明创建强大动力。网格治理队以区、街道两级网格包保责任表为依据,积极组织发动社会力量,全方位在辖区开展环境卫生大清理、大整治,并对历史遗留问题进行彻底清理。截止目前,开展集中整治行动12次;清理城区野广告、牛皮癣500余处;解决环境治理问题4个、权属遗留问题1个。宣传发动队依靠志愿者力量,以开展讲座、张贴海报、入户上门的形式开展宣传宣讲,以营造浓厚氛围、提升群众知晓率为目标。目前,制作宣传标语25余条、张贴公益广告50余幅、开展宣传宣讲60余次。督导问效队根据创建目标任务,以督查巡视为手段倒逼工作落实。目前街道开展督查5次,发现问题3处,已整改3处。
探索五个包保,推进工作落实。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谢桥街道坚持“思想引领、网格兜底,领导包保、干部下沉,群众参与”的原则,通过建立街道、村(社区)第一责任人包保制、班子成员领办包保制、干部网格化包保制、部门协同包保制的五个包保责任制,形成层层压实责任、横向明确任务、纵向传导压力,上下联动,强化治理的工作格局,进一步做实做细创建工作。(石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