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口:写好“水文章”激活“水经济”
  •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 民族团结促和谐 长治久安谋发展
首页 新闻专题 第四届梵净山国际天然饮用水博览会

江口:写好“水文章”激活“水经济”

2023-03-28 17:04
投稿:trwz001@126.com  

水,是生命之源,生态之基,生活之要,是城乡发展的血脉。千百年来,江口各族人民傍水而居、依水而存,江口文明因水而兴。

1

图|田葛鑫

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江口县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根本遵循,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依托丰富的水资源优势,通过护好水生态、写好水文章、做好水产业、享好水红利,奋力开创新时代治水兴水新局面,打造江口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极。

以水为魂,护好水生态,打造生态“聚宝盆”

水是江口的血脉,是江口的文化之魂,是江口最大的资源优势。阳春三月,锦江河流域太平河段,水清鱼跃,岸绿景美,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画卷正在江口大地徐徐铺展……近年来,江口县坚持把保护水资源放在首位,坚持在保护中合理开发利用,在发展利用中实现高质量保护。

2

图|李鹤

强化政府统筹。充分发挥县级统筹协调、乡镇分级负责的作用,成立以县委书记、县长为双组长,各乡镇(街道)乡村振兴指挥长为副组长,县直相关单位及乡镇(街道)党政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水资源管控工作领导小组,设立水资源管理和节约用水办公室,实行涉水事务一体化管理。

建立管控机制。坚持“政府掌控水资源、市场配置水资源”原则,出台《江口县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意见》等文件,构建“机制+水生态”模式,破解水资源管理、水资源保护、水资源建设难题。

划定开发红线。加强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管理,建立水质保护区,健全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制度,确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生态红线划定面积占国土面积的38.7%。

3

创新保护机制。在双江街道磨湾社区、闵孝镇峰坝村等水源地建立守山护水联席会议机制,采取“支部吹哨、部门报到”的方式,推行“民心党建+组委会+梵山净水+饮水思源”管护模式,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有效保护了全县、全市人民的“大水缸”。

全面推行河长制。认真落实长江流域“十年禁渔”部署,印发《江口县人民政府关于全县天然水域实施全面禁捕的通告》,全面建立县、乡、村三级河长制,共设林长、河长244名,聘请护林员、巡河员1272名,民间义务监督员129名,积极参与巡山护河,切实把“河畅、水清、岸绿、景美”做成江口的生态名片。

以水为脉,写好水文章,提升江口“魅力值”

春风和煦,中午时分骑车打卡在山水相依、景田相望的乡村振兴产业带,一幅“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画卷向您徐徐展开,马拉松智慧赛道上的运动达人结伴而行、轻松慢跑,惬意地享受春日暖阳,畅快地感受运动之乐。

4

图|向学军

近年来,江口依托梵净山脉良好的水资源优势和独特的民俗文化,以“保护水资源、谋求水经济”为抓手,打造集旅游、观光、商务、休闲为一体的现代化太平河新岸线,搭建游客和群众惬意休闲的亲水平台,形成“景观+休闲+水美+旅游”的发展新业态新模式。

水系连通通万里,生态宜居惠千家。2021年,江口县被水利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列为贵州省2021年唯一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县。江口县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抢抓发展机遇,把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县项目建设列为全县重点工作,结合江口独特自然生态,按照“小桥流水、小家碧玉、小城故事”理念,将江口传统民俗文化有机融合到水利工程、水利景观建设中,助力建设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水美乡村。

5

图|李鹤

不断彰显城市内涵特质,提升梵净江口颜值。江口县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县建设项目已于2022年底完工,主要涉及太平河及其支流寨抱河、龙潭河、大溪沟,闵孝河及其支流净河、洪坪河,涉及太平镇、民和镇和德旺乡3个乡镇,综合整治河长57.35公里,该项目的建成进一步提升了江口水安全保障能力,完善了现代水利体系,优化了人居环境,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多赢,切实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以水发力,做好水产业,培育发展“新引擎”

江口有干净的水,境内探明共有4条主要河流和99条溪,年平均水资源总量108.03 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储量23.99亿立方米,冷水资源蓄水量达1亿多立方米,有泉眼283处,可供开发利用的253处。水质均为II类以上水体,富含多种微量元素,是发展饮用水产业、冷水养殖业最具潜力的地方。江口立足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围绕传统水文化,深入挖掘本土水环境和水资源价值,将水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推动水产业最大效益化。

6

高标准推进饮用水产业,以打造“中国高端饮用水产业基地”为目标,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协同带动作用,以大带小、上下联动,带动饮用水产业集聚发展,形成完善的饮用水产业链。目前,全县共有饮用水生产企业7家,规模以上企业2家,其中获得生产许可证的天然饮用水生产企业有7家,建成生产线10余条,设计产能184万吨。其中贵州梵山净水矿泉水以生产屈臣氏“梵净灵水”天然饮用矿泉水为主,有3条自动化矿泉水生产线,1条3.6万瓶/小时的罐装生产线,年产量为1亿瓶矿泉水;农夫山泉共建成5条生产线(27.8万吨桶装水生产线1条、33万吨无菌生产线2条、每小时生产8.1万瓶〈550毫升〉的天然饮用水生产线2条),2022年产值2.7亿元,税收1668万元,解决就业约270人。

高水平发展冷水鱼产业。以水体资源为基础,把冷水鱼作为主导产业之一,组建冷水鱼产业发展工作专班,积极创建江口县冷水鱼地方标准,致力打造贵州知名品牌,实现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的产业链,形成资源管理、生态科学、合理捕捞和生产、加工、保鲜、产品储运营销为一体的产业化模式。截至2022年底,江口县冷水鱼养殖总面积达37.35万余平方米,年产商品鲟鱼4400吨,年产鲟鱼苗1500万尾,产值达1.33亿元,成功创建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1个,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6个,全县实现了冷水鱼裂变式发展,成为全省唯一鲟鱼养殖产业裂变式重点发展县。

以水为财,享好水红利,提升群众“获得感”

江口因水而名,理应因水而美、因水而兴、因水而富。近年来,江口县以水产业为导向,充分发挥水产业经济社会效益,不断释放红利。

以水强县。加快水产业转型升级,实施以水强县战略,以农夫山泉、屈臣氏为龙头打造江口县百亿级水产业链,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涌现出“梵山净水·泡茶好水”“梵山净水·养鱼好水”“梵净灵水”等地理标志性品牌。通过加大水利工程建设,先后实施鱼粮溪、石宝岩、军屯等中小型水利工程,正在推进的车坝河大(二)型水库,顺利通过水利部现场复审,建成后每年为江口县及铜仁东部片区城乡居民提供生产生活用水9949万立方米。目前,水产业已经成为江口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产业支柱,每年贡献可观税收,对提高GEP向GDP转化率进行了有益探索、提供了有力支撑。

7

以水富民。立足水生态、用活水资源、发展水产业,通过龙头带动、品牌引领、群众参与,衍生一批水产小微企业,真正实现了变“自然之水”为“财富之水”。目前,通过水产养殖、进企务工、开办农家乐等多种方式,新增特色水产2500余亩,渔业产量达3510万吨,建成农夫山泉第三条生产线、凯德鱼籽酱加工厂,解决劳动力常年就业2500余人,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同时,通过以园区、基地、坝区、河流、峡谷、溪潭、库区等为载体,融合发展休闲渔业和休闲旅游,推进“旅游+水产业”深度融合,完成农夫山泉3A级工业景区创建,发展农家乐217家,民宿131家,客栈40家,2022年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2亿元,接待游客50万人次,有力促进群众增收,让群众端起生态碗、吃上旅游饭、走上富裕路。(韩青成  白雪)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