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贵州水•同仁话未来 | 精制水产业如何培育?300余人齐聚铜仁参观考察交流经验
  •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 民族团结促和谐 长治久安谋发展
首页 新闻 本市要闻

多彩贵州水•同仁话未来 | 精制水产业如何培育?300余人齐聚铜仁参观考察交流经验

2023-03-30 09:55 来源:梵净云天
投稿:trwz001@126.com  

水量丰富、水质优良。铜仁作为优质水产地之一,有着与世界级品牌水相媲美的优质水源点。如何培育精制水产业,促进水产业高质量发展?

微信图片_20230330095412_调整大小

3月28日,第四届梵净山国际天然饮用水博览会·2023梵净山抹茶大会开幕式在铜仁市碧江区中南门历史文化街区举行。大会以“多彩贵州水·梵净抹茶香”为主题,邀请国内外知名水产业和抹茶行业专家、企业家等齐聚铜仁,共话发展、共谋未来。

3月29日,有关政府部门、水产业专家、水产业企业、参展经销商等300余人齐聚我市江口县、石阡县参观考察和交流经验。

微信图片_20230330095508_调整大小

当天上午,与会嘉宾一行乘车到江口县农夫山泉梵净山工厂,实地详细了解饮用水发展情况、市场营销情况以及基地建设等。在农夫山泉梵净山工厂车间,嘉宾们听取了企业发展情况介绍,现场观摩了饮用水精细加工工序展示。

江口拥有得天独厚的山水资源优势,拥有4条主要河流、99溪和283处泉眼,被誉为“无穷的天然水库”,发源于梵净山的太平河水更是目前中国不可多见的可直饮的河流,被誉为中国第一生态环境矿泉水河,也成为了嘉宾们考察的重点之一。

来自四川瓶罐装饮用水协会的嘉宾陈坚看后深有感触。“ 这几年贵州省委省政府倾力的打造水这个产业是有成效的,而且我现在明显的看到整个铜仁梵净山的水呈现出来的一个繁荣景象,农夫山泉梵净山这个工厂整个这个规模系统完整,外围所呈现的风景跟这个工厂融为一体,充分体现了一个好山好水这样的一个主题,为贵州这个水的产业点赞。”陈坚对铜仁的水产业发展连连称赞。

微信图片_20230330095520_调整大小

2016年随着首届梵净山水博会举办以来,我市引进了一批国内知名天然饮用水企业。作为中国饮料工业“二十强”企业、国家级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示范企业、国内瓶装水行业领导品牌,农夫山泉在全国拥有12大水源地和工厂,在铜仁市建成就有2个工厂,得益于我市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和丰富优质的水资源,尤其是世界遗产之地梵净山植被完好,资源丰富,环境优美,就像一座无穷的“天然水库”,水质经国家检测十分优良。

农夫山泉2012年在碧江灯塔工业园区落户建成总投资6亿元的武陵山工厂,2020年再次投资4亿元建成江口梵净山工厂。2022年农夫山泉在江口梵净山工厂投资5.5亿元新增建设2条饮料生产线和1条桶装水生产线,截至去年,两家工厂总产能达205万吨,产值8.9亿元,共计缴税6.63亿元,还间接带动周边旅游餐饮住宿服务业创收380万元,带动物流业创收2.7亿元,作为我市龙头企业有效带动水产业较快发展和地方经济发展。

微信图片_20230330095530_调整大小

作为素有“泉都”之称的石阡,成为嘉宾参观考察的第二站。来到石阡中坝温泉小镇,嘉宾们边走边看,边谈边问,对石阡水产业发展给予高度赞赏,认为石阡水产业特色鲜明,连片度高,基础设施配套水平高,在铜仁精制水产业培育中起到了一定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今天来到石阡, 感觉这里空气特别清新 气候特别温顺,这里真是好山好水出好茶的地方,温泉不仅能泡还能喝,看介绍疗效还不少。”嘉宾马建和惊讶的表示,回去之后将和贵州这边继续合作,扩大销售渠道。

石阡境内生态好、环境美、低温天然矿泉水资源富集,素有“泉都”之称,地热矿泉水具有“泉眼多、分布广、流量大、水质优”等特点,泉都、高原清泉等品牌,高溶氧水、母婴用水等功能用水更是成为一大特色。温泉富含锶、硒、偏硅酸等20余种微量元素,可洗浴可直饮,素有“天下第一神汤”美誉,具有很好的医疗和保健作用。

该温泉小镇以丰富而具有特色的地域文化为支撑,以温泉乐养理念为指导,打造成以温泉三养为核心,集观光旅游、度假养生、医疗保健、休闲娱乐、文化体验、运动康体、养老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中国特色温泉小镇。以无心汤院、寻川汤隐为主,以良好的山地森林为景观背景的森林之汤。在一个回归自然、返璞归真、天人合一的温泉养生意境中,沐浴汤池,和风做伴,与泉为友。截止目前,该项目已建成温泉区泡池60余个,酒店、汤院客房共503间(床位794张),完成投资约14亿元。

陪同参加考察的相关区县负责人也将表示,将以这次水博会为契机,认真学习、吸收其他省、市的好经验、好做法,坚持平台共享、合作共赢,为做好铜仁“水文章”作出更大贡献。

近年来,我市从“做好水资源、做强水产业、做活水文化、做响水品牌、做大水平台”着手,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全力孕育水经济、发展水产业、壮大水品牌,让“生态水”变“富民泉”,全市已基本形成天然饮用矿泉水、饮用天然水、地热温泉、饮料、酒、茶、特色食品等特色水产业体系,形成“一圈、两带、三基地”的特色水产业空间布局,大批项目建成投产,吸引和引进了一大批重点饮用水生产线建设项目落地建设,目前全市包装饮用水企业达到144余户,全市温泉旅游产业每年接待游客超过500万人次,实现收入7亿元左右。

责任编辑:金彦希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