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玉屏:“五加五促” 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接地气、入人心
  •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 民族团结促和谐 长治久安谋发展
首页 新闻 本市要闻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玉屏:“五加五促” 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接地气、入人心

2023-04-12 16:42
投稿:trwz001@126.com  

连日来,玉屏自治县紧紧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五加五促”为抓手,创新理论宣讲格局,让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既系统深刻“有高度”,又“声”入人心“有温度”。

文艺+宣讲,促凝聚共识深入学。创作主题突出、通俗易懂的宣讲作品——三句半《党的二十大精神传天下》,将党的二十大精神与玉屏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相结合,编成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三句半,抒发对党的忠诚、对家乡的热爱。开展“颂歌党的二十大·奋进新征程”“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等一系列文艺演出活动,利用短小、轻快、灵活的作品,以文艺表演的形式将党的二十大精神送到基层,让群众既“听到”又“听懂”,增进群众对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理解,营造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良好氛围。编撰文史专辑《平箫玉笛慰乡愁》,记录玉屏箫笛发展的历程,展现玉屏发展的历史,书写玉屏人民的乡愁,进一步增强感染力和凝聚力,增进文化自信自强。

非遗+宣讲,促文化传承融合学。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守正创新,深挖箫笛文化富矿,创作大型原创音乐剧——《平箫玉笛》,深刻、生动呈现玉屏箫笛的历史和传承。创新形式载体,围绕文化自信、文化传承,以一问一答、面对面交流的形式进行宣讲。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结合箫笛发展历史、制作技艺,讲解如何将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同箫笛文化相结合,如何传播好声音、展示新形象,深入展现侗乡非遗魅力。坚持以匠心书写初心,10位箫笛传承人集各人所长,制作20支箫笛,用10支笛主要雕刻党的二十大报告重点内容,用10支箫主要雕刻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金句,寓意铭记重大历史时刻,体现玉屏人民不忘初心、拥护核心、紧跟党走的精神风貌。

乡音+宣讲,促同频共振用心学。整合领导干部、党校讲师、驻村第一书记、老党员等力量,在安置点、凉亭、屋场、侗家火铺,以院坝会、火坑会、板凳会、群众会等形式,围绕产业发展、基层治理、乡风文明、文化自信主题,用群众听得懂、听得进的“方言”“土话”进行宣讲,引发群众强烈共鸣。结合群众喜好唱山歌、听山歌的民俗习惯,将党的二十大精神编写成侗家山歌,组建山歌队,深入基层、走村串户,通过“火铺唱山歌”“院坝唱山歌”“民俗活动唱山歌”等多种形式,用歌声传颂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身边故事、典型事例,把党的二十大精神编排成顺口溜,用简单朴实的大白话,以接地气的说唱形式,深入浅出地阐释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所涉及的“建设美丽乡村”“推进共同富裕”等内容。

线上+宣讲,促营造氛围跟进学。充分发挥新媒体优势,持续搭建指尖上的“微课堂”,使宣讲由“面对面”拓展为“屏对屏”,由“说教式”向“共享式”转变,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走“新”入心。开设“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携手奋进新征程”专题专栏,持续推送党的二十大精神应知应会知识、宣讲报道、解读阐释音视频、权威评论文章等,不断提高学习覆盖面。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创办网络学习小课堂,邀请驻村干部、老党员、青年志愿者、行业先进典型等,结合自身经历,分享学习心得和感悟。制作特色理论宣讲系列视频《主播带您学报告》《跟着老乡学报告》等,把“讲故事、学理论”融入宣讲中,持续开展线上“微宣讲”,使宣讲更接地气、更聚人气。

实践+宣讲,促联系实际感悟学。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讲道理与讲故事相结合,采取1名理论学者+1名先进典型的互动式宣讲,让宣讲既有思想高度、又有实践深度。组建1名理论学者+1名优秀医护宣讲组。县纪委监委四级调研员邹云森紧扣党的二十大报告原文,对党的二十大精神进行理论性解读;县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护士长郑珊结合自己援沪、援筑、援毕、援铜经历,从实践角度讲述对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理解。组建1名理论学者+1名全国模范退役军人宣讲组。县委宣讲团成员何杰从多角度、多方面解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国模范退役军人、市人大代表、玉屏乡舍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舒爱国结合参军入伍和创业实践经历,谈感悟体会和经验收获,讲出了深度、信心和力量。截至目前,全县组建9个“理论宣传二人讲”互动式宣讲组,先后分赴机关单位、学校、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乡村等开展示范宣讲活动30余场。(翁倩)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