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讲好全球发展故事”国际对话会,中外青年代表开展圆桌对话——共促发展 共筑未来
在首届“讲好全球发展故事”国际对话会圆桌对话环节,国家软实力研究中心主任姚遥与五位中外青年代表一起,就如何发挥青年力量,共促发展、共筑未来展开讨论。大家从各自的工作和体验出发,讲述了一个个当代青年为社会发展而奋斗的生动故事。
青年最富于活力。北京师范大学一带一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刘倩首先围绕“中国如何参与全球治理—来自Z时代的关切”这一主题分享了自己的体会。
“我想,交流是很重要的,尤其像今天这样,各个国家的青年人聚在一起,这样的交流很有意义。”刘倩介绍,这几年她所在的学院培养了来自89个国家的近500名学生,且以“95后”居多,在未来的3到5年这一波学生即将走向社会。他们对发展的看法和建议非常值得关注。
“这些青年学生信息来源非常广,多来自于媒体和网络。”刘倩介绍,青年学生十分关心中国的经济发展,同时对脱贫攻坚也十分关注。他们会惊讶于基层干部的具体工作,认为精准扶贫的做法非常值得其他国家借鉴学习。而这些,在实地调研中会有更深体会。
提到脱贫攻坚,湄潭县人民医院团委副书记、驻村第一书记杜富佳的故事充满温度。曾获得“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的她,如今扎根湄潭县沙塘村干起了驻村第一书记。
“我的专业是医疗技术,和老百姓打交道给了我新的学习机会,到村里后,我把了解村情民意作为我开展工作的第一要务。”通过一场场院坝会、一次次走访调研,很快杜富佳就和老百姓打成一片。
沙塘村种植茶叶5000亩,茶叶品质优良。如何把茶产业做强?杜富佳找资源、引企业,还干起了直播带货。茶产业发展起来了,返乡年轻人也更多了,村里活力越来越足,百姓生活也越来越好。
“希望大家有机会去我们村里走一走,看看这样一个偏远山区过上了幸福的日子。这也是青年的力量。”
接过话题,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留学生、中韩文化交流青年使者崔瑜珉也分享了自己的感受。在中国出生、韩国长大,如今又回到中国念书的他,对中国有着别样的亲近感。他喜欢用纪录片来记录中国发生的一切。
“我相信在全球发展过程当中,每一个国家都有我们值得探索和发现的故事。”他认为,各国青年应该继续展开各种文化交流。
谈到共建美好未来,中国电建驻巴基斯坦国别代表、巴基斯坦中资企业协会负责人杨建多正是一位具体实践者。他表示,希望中外青年知责于心,担责于肩,履责于行,以更好的姿态在全球范围内的民生和建设当中担当作为,为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俄罗斯籍旅游博主环环从2020年起就以自驾方式开始环游中国。“第一次来贵州之前我看了看地图,这里全是山,我还担心自己开车技术不够好。但当我进入贵州后,我惊呆了……这里每个县都有高速公路,非常便捷。”
从桥梁博物馆到大数据之都,从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到“村BA”的火热,环环对贵州的了解越来越深入,也深刻感受着巨大的发展变化。
故事说不尽,交流道不完。在遵义这座既有深厚文化底蕴又有独特自然风光的双世界遗产之城,必将绽放更加精彩的青春智慧之花。
责任编辑:金彦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