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的春天】谷雨栽上红薯秧 增收致富路子广
春光不可负,农时不待人。眼下,思南县兴隆乡马家桥村10余亩“双高”红薯育苗基地已进入红薯苗移栽关键期,工人们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科学抢种,加强田间管理,为红薯增产丰收打好基础。
走进兴隆乡马家桥村“双高”红薯育苗基地,笔者看到,广袤的田地上已起好了垄,10余名工人正在进行红薯苗移栽,大家有的覆膜、有的丢肥、有的剪苗、有的插苗,到处一派繁忙的劳作景象。
近年来,马家桥村按照“标准化生产、品质化保障”的思路,围绕“提质增效转方式、稳粮增收可持续”的工作主线,以贵州佳里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为依托,流转土地200余亩,建成集红薯育苗、种植为一体的大型红薯产业基地,采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种植“双高”红薯,实现红薯产业高产、高效、特色发展。
“红薯产业是我们村的主导产业。今年,我们村又创办了1个200亩以上高产示范点,这段时间正在开始大田移栽,预计五月中旬移栽完成”兴隆乡马家桥村党支部书记马青松介绍道。
为做大做强红薯产业,提高红薯亩产量,近年来,兴隆乡紧紧围绕“一村一特色”产业发展思路,采取“党支部+集体经济+农户”发展模式,立足“四个早”(早谋划、早储备、早培训、早行动)工作原则,通过“五定”工作法,将“双高”红薯种植面积分解落实到区域、落实到地块,明确由村集体经济牵头,充分发动大户、散户栽种“双高”红薯,共同探索富有特色的“甜蜜”致富路。2023年,全乡“双高”红薯1500余亩,可实现经济收入1100万元。
“当前各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种粮大户都在抓紧时间开展红薯苗移栽工作,每一个移栽现场都有专业人员指导群众规模化、标准化移栽,全力为‘双高’红薯高产打下基础。”兴隆乡农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介绍。
截至4月18日,兴隆乡全乡红薯苗已移栽500余亩,移栽工作正在逐步铺开。(孙玉霜)
责任编辑:陈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