扮靓窗口,铜仁交通为城区颜值“加分”
为进一步改善公交候乘环境,提升城市文明形象,满足市民出行需求,连日来,铜仁市交通运输局通过精心安排部署,实施铜仁公交站台新改建建设项目,目前该项目已全面建成完工。
在市二医公交车站台,记者看到,工人将破损、锈蚀的铁皮式临时公交站牌撤除,换上了崭新、优化更新路线后的站牌。“新换的公交临时站牌是镀锌板焊接不锈钢管,相比于以往的铁皮式临时站牌,不仅更加安全稳固,还具有外形美观、信息明了、不易受腐蚀的特点。”铜仁市交通建设工程管理中心主任赵子萍介绍道。
公交站牌不仅为市民提供公交出行信息服务,还是城市环境和文明的重要标志。随着我市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城市框架不断拉大,人口逐渐增多,市民对公共交通出行需求也越来越高,有限的公交站台设施与日益增长的群众出行需求形成突出的供求矛盾,公交站台设施数量严重不足。同时,因长年风吹日晒雨淋,部分公交临时站牌已有破损、字迹模糊等现象,这样的站牌不仅影响了城市的美观,也不利于市民们查找站点。
据了解,为进一步健全完善公交站台基础设施功能,方便市民出行,铜仁市交通运输局联合铜仁市公交公司组成工作专班,先后对中心城区、川硐、大兴等道路沿线共395个站点进行了全面排查,同时结合市民合理意见与诉求,统筹考虑公交线路规划、站点命名和站牌建设,于2022年11月开始对主城区公交临时站牌开展建设维护工作,截至目前,已完成该项工作任务,在主城区新增临时公交站牌116块,维修更新老旧破损临时站牌92块,优化调整公交线路11条。
“以前去市区需要走好长一段路才能到公交车站,现在在‘家门口’设置了公交车站台,比以前方便多了。”市民陈欣说道。
据了解,此次公交线路优化调整了1路、2路、3路、5路、7路、8路、12路,将16路与17路合并后命名为16路,13路与19路合并后命名为19路。通过增设了鹭鸶岩二桥至红董路段、大兴片区、川硐、第十四小学、雅礼中学、矮屯安置区及郊区村民多个临时公交站点、站牌和线路优化调整,有效解决了郊区、多个学校和安置点市民出行不便的难题,进一步提升了人民群众公共交通出行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下一步,根据城市建设需要,我们将对城区内有条件的临时公交站牌改造为智能公交候车亭并抓好日常维护,不断创新和提升公交服务水平,为乘客营造更加安全舒适的公交候乘环境。”赵子萍说道。(陈应华)
责任编辑:陈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