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花”开到百姓家
  •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 民族团结促和谐 长治久安谋发展
首页 新闻 社会写真

“金花”开到百姓家

——桶井乡芭蕉村群众开始自己种植金丝皇菊

2023-05-29 11:41 来源:铜仁市融媒体中心
投稿:trwz001@126.com  

“今年先栽1200株试一下,要是自己种收入真的更多,明年就多栽几亩。”5月25日,笔者与德江县桶井乡芭蕉村张玉霞在地头聊起种植金丝皇菊的事,她很坦诚地说,本想多种几亩又怕遭遇风险。

芭蕉村是德江金丝皇菊的主产村之一,从2017年到现在已持续8年了,可谓几经风雨也小有成绩。

特别是去年,通过东西部协作项目资金投入100万元,按最新标准建设烘干车间,村里的三花山种植专业合作社为菊花产品申办了市场准入资质,目前三花山品牌的菊花茶在国内几个较大的商业平台上销售很旺形势喜人。

站在芭蕉村金丝皇菊花基地里,从广东省东莞市派到德江县挂职任副县长的梁健说:“我们帮扶这个产业修建加工厂,也是希望能带着群众自己种,一起发展共同增收,切实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产业富民的作用。”

其实,让群众自己种菊花也是三花山合作社负责人安小江一直以来的愿望,但是群众始终吃不下“定心丸”,不敢跨越雷池一步。

快60岁的张玉霞就一直是芭蕉村菊花产业中的劳务工人,对于金丝皇菊的种植她再也熟悉不过了,但她始终忘不了小江最初种植时的风险。

原来,安小江刚到村组建合作社种植金丝皇菊花茶,由于没有市场等原因,产品找不到销路,安小江欠下一屁股债,包括张玉霞在内的劳务工资用贷款发放。

“我们也为小江担心过,这种风险我们小老百姓就担不起,所以一直只能在小江的基地里务工赚点收入。”张玉霞感叹说,种植传统的玉米红苕多少可以糊口,种菊花若卖不出去一家人吃饭都没有着落。

然而,让张玉霞最终决定自己种植菊花的原因是东莞对芭蕉村金丝皇菊花产业的帮扶援助。去年,除修建金丝皇菊加工厂外,还投入13万元对基地里的100方蓄水池进行大幅维修,菊花的生产用水得到了一定的保障。

笔者在现场到,满满的一池水守护着菊花基地的成长与丰收。安小江介绍说:“去年半年没有下雨,全靠这个水池救命,菊花收入也还可以。”

“各级政府对菊花产业都这么重视,销售有门路了,丰收有保障了,小江又负责菊花回收,我想试一下也多赚点菊花钱。”张玉霞一边培土菊花苗一边说,她也要抓住大好政策走上产业发展的康庄大道。

在芭蕉村,除了张玉霞外,还有同样长期在菊花基地里务工的杨先迹、安永宜、张玉梅等10多户村民,今年迈开产业发展脚步,自己种起了金丝皇菊,共计20余亩。

“小江,今年一定要按约定协助管好苗、收好花,让群众自己种更赚钱,明年就是20户到30户,50亩到100亩的新局面。”梁健现场叮嘱安小江说,大家掌握技术自己种,你负责收购加工跑市场,这才是乡村振兴的产业格局。(冯胜彦)

责任编辑:陈虹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