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龙舟文化 祈愿国泰民安】散文|父亲的“龙船”情结
  •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 民族团结促和谐 长治久安谋发展
首页 新闻 社会写真

【传承龙舟文化 祈愿国泰民安】散文|父亲的“龙船”情结

2023-06-21 10:07 来源:梵净云天
投稿:trwz001@126.com  

一大早,父亲坐上班车返回老家了。他辛苦劳作大半辈子,在城里闲不住,多次说起要回去,临近端午节他更是坐卧不安,急着回村里“扒龙船”,父亲年纪大了,但他的龙船情结却始终不减。

我的家乡位于锦江下游,离江数百米,江水宽阔清澈,寨上的扒龙船有着悠久的历史,听老人说可追溯至元朝,端午“扒龙船”早已成为家乡人民最受欢迎的民间传统习俗。为了生计,年轻人春节后都外出打工了,一年难以相聚几次,端午节前,纷纷从四面八方赶回,父亲告诉我,回老家扒龙船是全村人没有约定的承诺,也是一次精神凝聚,它把寨子里的人紧紧团结在一起。

龙船和渔船外形大不相同,船身狭长,船身一般用桐油漆成金黄色,两头高高翘起,平日里多放在干燥的洞穴或专门搭建的木棚里,比赛前一个月下水训练,比赛当天才装上龙头、龙尾,并举行盛大的祭龙船、点龙睛等祭祀仪式。

父亲虽说身体硬朗,扒龙船这样的体力活已很难吃消,但他仍然忙前忙后的张罗着,特别是组建扒龙船队伍,他更是一点都不马虎,必须精挑细选。一支龙船队伍一般由四十名桨手、一名锣手、一名鼓手和一名“艄公”组成,桨手都是村里的结实青年,“艄公”站在船尾掌舵,把控着龙船前进和后退的方向,鼓手、锣手分别站在龙船的中间和船头,桨手们全凭锣鼓声的缓促划桨。擂鼓敲锣需要注意节奏和速度,既不能慢,也不能快,父亲说艄公和锣鼓手都是技术活,讲究用巧劲,必须由经验丰富的人担任,不能有闪失。

每年端午,最热闹的还是龙船比赛,来自全国各地的几十支龙船齐聚锦江,在江面上整齐排列,像一列列将要出征的战士,各龙船队伍着装整齐、精神抖擞,桨手们强健的肌肉在阳光下愈发黝黑发亮。锦江两岸,早已人山人海,礼炮声、锣鼓声、呐喊声相互交织、此起彼伏,现场热闹非凡。比赛前,水面上拉起一条红绳作为起跑线,各龙舟队伍提前进入赛道,随着“啪”的一声枪响,桨手们应着锣鼓声整齐划动桨板,龙船像离弦的箭一样射了出去,龙船竞赛到激烈时,锣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的人呐喊助威,令人十分振奋。比赛夺得名次大家必定欢喜,不取得名次也不丧气,在活动“抢”鸭子环节就更加卖力,鸭子在龙船之间四处逃窜,水性好的桨手索性跳入水中与鸭子竞逐,各龙船队伍都很讲礼数,只要鸭子上了船,就算是有了“主人”,不会再去争抢,抢鸭子把活动推向了高潮。

比赛当晚,大家领着奖品和抓回来的鸭子,寻一处宽敞的地方打起“平伙”,你凑一点米,我出一点菜,架起锅煮饭炒菜,乡亲父老围着长桌宴,喝着自家酿的烧酒,必然进行到深夜。

端午过后,年轻人便重新收拾行囊,非常满足的奔向各自打拼的城市。父亲说,扒龙船是在外游子的精神“加油站”,每次归程,都是为了更好地出发。(舒胜毛 龙秀峰)

责任编辑:金彦希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