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江口建强“三支队伍”赋能乡村振兴
  •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 民族团结促和谐 长治久安谋发展
首页 新闻 社会写真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江口建强“三支队伍”赋能乡村振兴

2023-07-03 11:37 来源:铜仁市融媒体中心
投稿:trwz001@126.com  

 近年来,江口县坚持以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为目标,持续在人才队伍建设上下功夫,持续强化村干部、驻村干部、普通党员3支队伍建设,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强力支撑。

培育建强村干部队伍,筑牢攻坚堡垒。建强“头雁”队伍。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加强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助推乡村振兴实施方案》,提出通过跟岗挂职、结对帮带、教育培训、关心关怀、择优培养“五个一批”措施,力争用3年至5年时间培养造就一支政治过硬、作风过硬、能力过硬、带动力强的村党组织书记队伍。目前,已选派15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赴广东省东莞挂职、担任乡镇(街道)乡村振兴特派员、“强村带弱村”交叉任职、到乡镇(街道)站所学习。制定“擂台比武”活动实施方案,聚焦抓党建促乡村振兴重点工作任务,10个乡镇(街道)105个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轮番上台谈经验、讲做法,实地看成效、比成绩,形成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强化教育培训,组织95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参加全国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视频培训班,切实提升能力本领。强化关怀保障。实行村级集体经济收益一次性达标奖励及每年收益分红机制,在全市率先出台《江口县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激励措施“十条”(试行)》,激励引导村干部抓实产业发展。全力保障村干部报酬待遇,目前村“三职”工资提高到了每月3450元,“一肩挑”支书、主任工资达到每月4485元,并按规定为村三职干部缴纳“三险”。探索完善村干部奖励津贴机制,对获得国家级、省级、市级表彰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从获得表彰次年开始,并给予一次性奖金奖励。拿出部分乡镇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编制,进行定向招录,2022年以来,累计有4名村干部通过定向招录考试进入公务员或事业单位队伍。从严考核管理。制定印发《江口县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一肩挑”十项监督管理规定》《江口县村干部管理办法(试行)》,进一步强化村干部作风建设,推动村干部特别是“一肩挑”人员履职尽责、担当作为、廉洁奉公。采取日常监测+季度考核+年终考核的方式,围绕个人德、能、勤、绩、廉等方面进行测评,力求考核结果科学、全面、准确,切实激发村干部履职尽责的内生动力。

选优配强驻村干部队伍,提升攻坚能力。突出精准选派。按照县级统筹、因村派人、派强用好的原则,统筹各级选派力量,因村派人、科学组队,选派精兵强将重新组建驻村工作队75支,选派驻村第一书记75名,驻村干部150名,其中中直选派1人、省直选派7人、市直选派15人、县直选派90人、乡镇选派112人,县级及以上选派干部达到50.2%,驻村工作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强化考核评估。印发《江口县乡村振兴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管理办法(暂行)》等规章制度,明确驻村人员“一宣六帮”工作职责,严格落实考勤、请销假、去向登记等制度,强化日常管理。建立常态化督导调研机制,组建调研督导组,采取随机抽查、明察暗访等方式开展常态化督导,压紧压实驻村帮扶责任。优化考核方式,将日常考核、年度考核、驻村期满考核结果作为驻村干部提拔使用、晋升职级、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注重激励保障。强化“以实绩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的鲜明导向,每年向同级组织部门和派出单位积极推荐,定期集中宣传表彰一批、晋职晋级一批和提拔使用一批,在全县驻村帮扶工作总结表彰暨动员部署会上,推荐省级乡村振兴优秀驻村第一书记2人、乡村振兴优秀驻村工作队员1人,推荐市级优秀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12人,2021年轮换以来,累计提拔重用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31人,集中报道宣传300余人次,牢固树立“以实绩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的鲜明导向,激发了驻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

管好用活普通党员队伍,发挥模范作用。提升发展党员质量。严格执行发展党员指导计划,坚持把政治标准和政治要求放在首位,注重从农村致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人员、返乡大学生、退役军人等群体中,精心筛选出政治过硬、思想坚定、作风优良的优秀人才发展成为党员,确保农村党员队伍不断优化,党组织活力持续提升。培育后备力量。围绕普通党员群体,动态建立村级后备人才信息库和档案库,按照“一人一策”要求,实施“2+1”帮带,精心教育引导,帮助健康快速成长,对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的村级后备干部,优先推荐选拔到村级班子,截至目前,实现全县230名后备干部帮带全覆盖。强化管理监督。制定印发《江口县进一步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实施细则》,探索推行党员积分管理、党员承诺践诺制度,设立党员先锋岗、划分党员责任区、组建党员先锋队,激励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抗灾救灾一线亮身份、当先锋、做表率。(向学军)

责任编辑:陈虹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