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铜仁遇见“孝”|徐小强:接下“责任棒”,将好家风传承下去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孝”源于心,“爱”生于情。孝老爱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先辈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家庭美满幸福、社会发展进步的基石。在双塘街道龙家坝村,就有这么一个孝老爱亲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叫徐小强,今年34岁,在伯父一直未婚,无儿无女赡养的情况下,他主动承担起了照顾伯父的重任,扮演好“儿子”的角色,让伯父有了依靠。在生活中徐小强是一位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好同志,在家庭中他更是一位感恩亲人、孝敬老人的好榜样。他在平凡的生活中演绎着点点滴滴的亲情故事,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孝老爱亲”。
勇担重任,接力家庭“责任棒”
徐小强的伯父徐光明1953年出生,今年70岁,在早年不幸发生交通事故导致右脚残疾,终身无法干重活,后一直由徐小强的父亲徐光能照顾饮食起居。2004至2007年,徐小强的父亲徐光能在老家建了一个采石场,全家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然而好运气没有始终伴随着这个家庭。2007年秋天,因父亲徐光能的意外死亡,让这个家庭失去了主要劳动力,那年徐小强17岁,正是思南民族中学的一名在校生,作为家里唯一的男子汉,徐小强承担起了照顾家庭的重任,也接过了父亲手中传下来的照顾伯父的“责任棒”。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2015年,徐小强的伯父不幸患上脑梗,生活不能自理,需要随时有人看护,面对家庭的多次变故,他没有自怨自艾,而是选择了勇敢面对,与妻子寸步不离、通宵达旦地守护在伯父的病床前,煎药喂药、洗脸洗脚、擦洗身子,一把屎一把尿、无微不至的照料着老人。这么多年,无论工作再忙,他总会亲自带着老人上医院看病、挂号、取药,病情严重时还彻夜守候在老人身边,没有一点儿嫌弃,从不说半句怨言。
延续家庭美德,传承孝道精神
徐小强常对家人说:“伯父年轻时,作为家里的老大,承担起了照顾兄弟姐妹的责任,后来伯父发生交通事故了,父亲又换过来照顾他,父亲走了,我得将这样的好家风传承下去,大家互相搀扶着面对风风雨雨,我相信没有迈不过的坎儿。”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一代人影响着一代人,正是这样一种爱的传递,一种责任的传承,让徐小强在照顾伯父的路上坚持了十多年。在他和妻子的影响下,他的两个孩子对长辈也十分孝顺,正是因为有了子孙们的孝敬,家里的老人才愈发福寿延年,一家人其乐融融地生活在一起。
徐小强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群众,虽然没有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他情真意切、孝老爱亲的点点滴滴却真真切切地打动着我们。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像徐小强那样,坚守对父母对家人的责任和义务,懂得感恩,懂得报答,学会用真心待人,以挚情爱人,在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平凡而又平淡的生活中,去传承孝老爱亲的美德,让孝老爱亲的明灯,能照亮更多的家庭,温暖更多的人心。(谭霜 吕壮壮)
责任编辑:金彦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