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铜仁遇见“孝”|张桂梅:十六年如一日悉心照料瘫痪家人
在碧江区川硐街道川硐社区龙凤场组有这样一位人人称赞的嬢嬢,说起她的名字,没有人不对她竖起大拇指。在母亲心中,她体贴孝顺,是个值得依靠的好女儿;在丈夫眼里,她任劳任怨,是个温柔贤惠的好妻子;在居民眼里,她热情待人,是个与人和睦相处的好邻居。她叫张桂梅,普通的名字,普通的农村妇女,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平凡而伟大的爱。
悉心照料瘫痪在床的丈夫
张桂梅出生在川硐街道川硐社区龙凤场组,1988年5月,张桂梅与丈夫步入婚姻的殿堂,成家后的张桂梅满心欢喜迎接新的生活,然而生活却给了她一记重锤。
2006年7月,张桂梅丈夫因脑梗导致瘫痪,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只能卧床休养。看着瘫痪在床的丈夫,张桂梅感觉天好似塌了下来。
“还这么年轻,一定能好起来的!”张桂梅天天祈求老天,盼望着丈夫能快点好起来。
照顾瘫痪在床的病人是件很艰难的事。夏天的时候,张桂梅每天要为丈夫擦拭一到两次身子,每次擦好后都会为他换上干净衣服,丈夫每一次大小便之后都及时清洗。为避免丈夫长褥疮,张桂梅还经常给丈夫翻身,协助丈夫摆动双腿和调整坐姿来锻炼肌肉力量,每一个看似简单的动作,对于身材相对娇小的张桂梅来说,要挪动身材高大的丈夫都是异常吃力,很难想象在这日复一日里她是怎样靠着自己的毅力坚持做到的。然而病痛的折磨也让丈夫的脾气变得有些古怪,有时候一件小事都会招来丈夫的一顿责骂,每当这时候张桂梅只能选择暂时离开,找个没人的地方偷偷流泪,然后默默拿上锄头去挖地、种玉米、种菜等,借着在干农活的过程中忘记丈夫的坏情绪。
曾有人开玩笑地问张桂梅,有没有想过要离开,她回答说:“这是没办法的事,他也想和正常人一样啊,如果我撒手不管,我会一辈子良心不安,不管怎样都要坚持!”十几年照顾病人的艰难日子里,张桂梅始终用心用情用爱维系着婚姻,悉心照料着丈夫。
主动接过照顾弟弟的重任
1984年,18岁的弟弟和小伙伴们在马路边学骑自行车,突然迎面而来一辆货车,因路面过窄弟弟躲避不及时,导致发生严重的车祸,弟弟从此下半身瘫痪。
张桂梅在家排行老二,照顾瘫痪弟弟的重任落在了父亲、母亲和哥哥的肩上。然而,哥哥和父亲在2001年、2007年相继去世,家中仅靠母亲和张桂梅种地来糊口。母亲因多年过度劳累,落下了腰椎间盘疾病,身体已不如从前。为了更好地照顾瘫痪的弟弟,2010年,张桂梅主动从母亲手中接过照顾弟弟的重任。
弟弟从来不在母亲和姐姐面前表现出沮丧的情绪,看到姐姐一边承担着繁重的农活一边还要分出精力照顾自己,弟弟总是偷偷流泪,懊恼自己不能为这个家做些什么,只能躺在床上。
张桂梅好几次偷偷看到弟弟在床上锤墙以此来宣泄心中的苦闷,想到本该大好年华,肆意成长的弟弟却要躺在床上度过余生,每当这时,张桂梅都是抹着眼泪悄悄走开。
“幸好有了这笔拆迁款,让我看到了希望。”2014年,因为居住地拆迁,张桂梅家中获得拆迁补偿款10余万元,这笔钱仿佛驱散了多年来笼罩在这个家庭头上令人窒息的雾霾。
承担起家庭的全部重担
屋漏偏逢连夜雨!2018年,84岁的母亲被确诊帕金森病,照顾丈夫、弟弟及母亲的重任就全部落在了张桂梅一个人身上。
母亲因患帕金森病,生活起居都需要人照顾,从此她的一日三餐、解决大小便和穿衣盖被等等,张桂梅都亲力亲为。天气热的时候,为了母亲舒服一点,张桂梅坚持两天给母亲洗一次澡,冬天一星期一次。一旦听说哪里有好的药方能让母亲病情好转,张桂梅都立即前往求药。
人们都说谈虎色变,但对于张桂梅来说是谈“病”色变。“生病”两个字对张桂梅来说是最为担心害怕的事情,但是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的?就在2022年9月初张桂梅的母亲因为胃出血和感冒先后两次住院,在将近两个月的住院时间里,原本就跟“陀螺”一样转个不停的张桂梅,再次将时间管理发挥到了极致。母亲住院以来,张桂梅白天要分出时间照顾家里两个病人的日常起居生活,接着便马不停蹄赶往医院照料母亲,晚上睡觉时间也陪伴在母亲病床前时时关注着母亲的动静。因母亲抗拒使用成人尿不湿,张桂梅只能先用便盆过度,让母亲后面再慢慢适应,这样就必须要随时关注检查服侍母亲大小便。在张桂梅的悉心照料下,母亲身体得以慢慢好转出院。“生病那段时间什么都吃不下,我也是想方设法让母亲尽量多吃一些,现在身体好了很多了,还可以慢慢的自己扶着墙自己上厕所呢!”张桂梅说道。
“父亲很早就去世了,母亲辛苦了一辈子,现在她老了,让她安享晚年是我的职责和义务。”张桂梅时常这样提醒自己。
面对扑面而来的生活压力,张桂梅勇敢面对生活。为了满足家庭开支,兼顾照料家人,她四处寻找适合的工作。后来在附近的学校找到一份保洁员的工作,2100元每月。每天早上6点张桂梅去上班,10点下班到家赶紧给家人做饭,整理家务,等做完这些张桂梅又匆匆忙忙吃上饭,因为她要赶在12点出门去上班。下午四点半下班后,张桂梅回到家,先给丈夫、弟弟和母亲倒水,询问身体状况,要不要上厕所等等。偶尔张桂梅会扛着锄头出门,在离家不远的空地上挖地割草、开箱起垄,种上应季蔬菜……
岁月给了这么个苦难的女人几近半数的白发,但我们却看不到她脸上太多的沧桑,灿烂的笑脸上是她一身的爽朗,她总是非常客气礼貌的回应着周围人给她的善意和帮助。在她们一家简单规整的房子前面,几片长势正好的时蔬,门口围着一群鸡,房子里除了几张供病人休息的床,没什么大的家具,却是收拾的干净明亮,处处留下张桂梅勤劳乐观的痕迹,让人很受感染。长期的劳累让张桂梅也患上腰椎病痛,但她没有时间顾及自己。她希望自己能一直不生病,这样家里的三个病人才有依靠,同时祈祷家里人平平安安,互相依偎陪伴。
在张桂梅的悉心照料下,丈夫逐渐好转,现在已经可以自己坐在轮椅上穿衣吃饭、接听电话等;母亲可以撑着学步车站立甚至可以走动几步。看着家人越来越好,张桂梅心里别提有多开心。
弟弟瘫痪39年,丈夫瘫痪16年,母亲患帕金森病5年,一家四口,三人生活不能自理,这一路走来,政府和社会的关爱,给了她很大的安慰。面对重重困难,张桂梅十六年如一日悉心照料家里的病人,身体力行践行着中华民族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从张桂梅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她的善良和贤惠,她用实际行动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杨刚)
责任编辑:金彦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