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南:牵住“牛鼻子” 壮大“牛”经济
  •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 民族团结促和谐 长治久安谋发展
首页 新闻 社会写真

思南:牵住“牛鼻子” 壮大“牛”经济

2023-07-30 09:45 来源:铜仁市融媒体中心
投稿:trwz001@126.com  

思南县把肉牛产业作为重点培育主导产业,大力推广“六方合作”发展模式,加快推进肉牛产业蓬勃发展。截至2022年,全县存栏牛15.6万头,年出栏5.6万头,实现年综合产值15亿元以上。现有养牛户2.9万户,培育10头以上的养殖户、企业、合作社2468个,肉牛养殖规模化率达38%。

强化政府引导,畅通合作机制

成立肉牛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县、乡组建肉牛产业发展工作专班,集中优势推动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

出台新建养殖场基础设施补助、见犊补母等优惠扶持政策。累计投入肉牛产业发展财政资金2.5亿元。

组建“六方合作”专班,推动政府、职能部门、银行、保险、龙头企业、养殖主体紧密衔接,协商制定政策,联动采取措施,合力推动各项政策和工作落到实处。

强化部门服务,保障发展要素

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林业等部门解决养殖场建设用地2600余亩。水务、供电、交通等部门全力提供“水电路讯”要素保障,共修建养殖场蓄水池275口4500立方米,架设输电线路13.3千米,安装变压器21台,实施项目硬化产业路94.2公里。

围绕饲养管理、疫病防控、牧草种植等积极做好技术服务,全县组建14个揭榜挂帅团队,抽派162名畜牧干部开展基础性示范服务,指导乡镇组建牧草种植专业企业8家,推广甜高粱、青贮玉米等优质牧草种植6.5万亩。

强化保险护航,织牢风险屏障

印发了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实施方案,政策性保险每头牛保费400元,其中财政补贴280元,农户自缴120元,保额1万元。创新开展“政策性保险+商业险”双保险,每头牛自缴保费400元,双保险最高保额2万元,最大限度降低牛只伤亡风险、保障养殖户的利益。

目前,该县参保牛3.8万头,同比上升8%;今年以来死亡理赔216头,同比下降6%,实现参保率、死亡率“一升一降”。

强化金融支持,破解融资瓶颈

积极探索创新金融支农助农模式,推动思南农商行、农业银行等10家银行加入“六方合作”,量体裁衣推出“兴新贷”“富民贷”“见牛贷”等产品,满足不同经营主体的贷款需求。

建立“专户专账、封闭运行、协同监管”机制,持续深化合作模式,优化工作流程,强化监管措施,极大降低了肉牛养殖融资门槛。全县累计授信贷款4087户8亿余元,为肉牛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强化龙头引领,完善产业链条

引进贵州国富生态食品有限公司,投产运营年产能2000吨的牛肉精深加工厂,通过“公司+养殖基地”的模式带动农户发展。大力支持县属国有企业建设牛羊定点屠宰场,取得本地产品进入外地市场的合法“门票”,促进肉牛产业链向下游延伸。

鼓励龙头企业建设饲草料集散中心,借助乌江航运、批量化陆运优势,降低精饲料、干草料外购成本。

依托贵州大肥牛科技有限公司牛超市,采取“北牛南调、北繁南育”的方式,实行“批量调运、集中调理、县内分销”,提供饲养管理、疫病防控、冻精输配、草料供应“一条龙”服务。

持续深化“公司+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解决农户购牛难、销售难等难题,累计发展代养户153户,投放代养牛3038头,联营养殖户2600多户,为农户供应牛源1.63万头,收购、代销育肥牛8700多头,构建起“龙头领航,众人撑船”的利益联结体。

强化主体培育,促进农户增收

制定了肉牛产业发展三年行动实施意见,始终坚持“小规模,大群体”的发展路径,以“政府推动、政策激励、项目带动、龙头引领”为抓手,引导广大农户、经商转产人士等纷纷从事肉牛养殖,政府全力以赴做好保障服务,不断培育壮大养殖主体规模,助推肉牛产业扩群增量,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鼓励农户合理利用房前屋后、闲置圈舍、荒山草坡、农作物秸秆等,有效解决肉牛养殖圈舍、饲草、粪污处理等问题。2021年以来,年新增培育养牛户2000户以上,肉牛产业累计带动就业5.3万人,实现养殖从业人员人均就业增收1.2万元。

积极给予政策、资金、技术、销售等方面的支持,累计投入家庭农场发展资金9800万元,新增培育10头以上的适度规模家庭农场1875个,构筑起“以散养户为基础,家庭农场为支柱”的产业结构。2022年肉牛出栏累计产值达9.2亿元,实现养殖户年均收入3.2万元。

鼓励并支持空壳村集体合作社转产转型,累计投入村集体经济财政衔接(东西部协作)资金1.8亿元,批复实施村集体肉牛产业项目86个,投入资金全部利益联结到脱贫户和“三类人群”,共盘活村级“空壳社”“僵尸社”46个。通过投入资金的5%保底分红+效益分红的方式,2022年兑现农户分红资金5800多户1500余万元。

通过实施新建养殖场基础设施补贴、见犊补母、农机购置补贴、粮改饲项目等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累计兑现农户补贴资金2.8万余户7850万元,户均获得补贴资金2800元。(汪灌佶 杨巧丽)

责任编辑:陈虹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