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市“数字供销”社会化服务体系
  •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 民族团结促和谐 长治久安谋发展
首页 新闻 本市要闻

铜仁市“数字供销”社会化服务体系

2023-08-02 08:31 来源:市供销合作社联社、松桃县
投稿:trwz001@126.com  

一、改革背景

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供销合作社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中发〔2015〕11号)、《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黔党发〔2016〕5号)、《中共铜仁市委、铜仁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铜党发〔2016〕12号)文件精神,铜仁市供销社在全国率先、全省唯一开展了“数字供销”改革试点工作,探索构建了“一平台五中心六合作”的“156”社会化服务体系新格局,推动了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实现了电商平台、网络直播、线下体验等多种方式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有效赋能了全市产业发展,走出了一条具有供销特色,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156”数字供销社会化服务体系。

二、主要做法(“156”社会化服务体系)

(一)“一平台”夯基础。打造“松桃数字供销乡村振兴网”平台,与“松桃家乡通”信息平台互联互通,通过503个村(社区)信息员群和“裕农通”信息员微信交流群,广泛收集农事信息,并安排专人定时发布工作动态和需求信息。截至目前,松桃数字供销乡村振兴网通过多渠道发布助农为农服务信息50万余条,点击率达“1000万+”,人民网、贵州卫视、贵州日报、动静贵州、铜仁日报等主流媒体及行业信息供求平台纷纷转载。

(二)“五中心”强服务。投资建成了培训服务、市场运营、招商孵化、电商物流、信息宣传“五个中心”,切实加强“三农”服务工作。一是培训中心育人才。分批次组织联络员和信息员、基层社直属公司、合作企业、电商服务站、合作社、致富能手、抖音达人、带货网红等人员开展培训,内容涉及数字乡村、电商技能、农技服务等。截至目前,“线上+线下”开展培训160期受众50000余人次,带动10000余人创业致富。二是运营中心拓市场。规范管理供销电商服务站128个、物流站点88个、供销连锁店25个、供销为农服务中心31个。多次组织相关企业前往东莞、苏州、重庆、贵阳等地开拓市场,参加农产品推介会30场次、展销会50余场次。三是孵化中心优环境。完善供销招商孵化中心配套设施,通过“走出去,请进来”方式推介农产品资源,引导客商入驻孵化中心,抱团发展。截至目前,共引进美团、快递工会、麦思哲、绿色餐饮等11家企业,孵化鸿盛食材、药王仙谷、天马传媒等64家企业及合作社,培育葡萄、米豆腐、黄桃、猕猴桃、芭茅米等100余款农产品,培育电商、物流快递、自媒体等合作团队100余个,累计创收达1.98余亿元。四是物流中心促畅通。建成1000余平方米电商物流中心,与中通、圆通、申通、韵达等快递公司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直达全县28个乡镇,建成村级配送点260个。截至目前,物流快递农产品“出山”发货量已超200余万件次。五是信息中心助销售。为孵化企业提供产品拍摄、网店代运营、网店开设、创业咨询、政策申报、产品设计、主播培训等系列服务,帮助企业解决线上营销的后顾之忧,实现了本地主播与本土产品的有效衔接,带动了本土特色产品上行和实体企业、合作社的发展,让本土产品通过“云端”新模式走向全国,有效助推了乡村振兴。

(三)“六合作”促发展。一是生产合作彰显“姓农”新理念。实施开放办社,吸引龙头企业、合作社、种养殖大户等入社。通过提供农业技术、普惠金融等支持农业发展,实现合作共赢。带动产业发展与农村就业,农民增收致富。目前,在各乡(镇)与相关部门全覆盖建立了“松桃数字供销线下体验店”。二是供销合作创新“为农”新路子。构建“数字供销+农村电商+农事服务”供销合作服务体系,走数字化、信息化、市场化的“数字供销”高质量发展新路,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服务乡村振兴。规范管理运营供销药店10个、供销快递驿站30个、通讯服务站30个、体彩服务点5个,农资配送服务点125个,供销为农服务商行190个。三是信用合作搭建“助农”新平台。与金融部门深度合作,在农村开展存钱、取款、信贷等支持“三农”发展业务。截止目前,与松桃建行合作建成了“裕农通”服务站503个、贵阳银行农村服务点28个、供销电商站农村信用社服务站50个,服务人数月均达30000余人次,进出账总金额月均达1500万元以上。四是消费合作拓展“务农”新领域。以“农村电商”为着力点,建成1个县级电商运营中心,负责统筹全县电商服务站、物流站点、供销连锁店和供销为农服务中心。开设抖音服务号315个、供销优选平台10家,入驻832平台店铺80个、贵阳通1个、“一码贵州”店铺1家。与中通等快递公司合作,累计下行快递52000余件。五是资源合作开辟“兴农”新天地。以打造“梵净苗韵”品牌效应为目标,共培育黄桃、蜂糖李、食用菌、灰豆腐等农产品基地25个,对黄桃、红茶、绿茶等100余款农产品进行统一包装、统一供销标识。截至目前,共收集了659种农产品信息,拍摄产品图片20000余张,制作产品宝贝详情页400余篇。六是智力合作开创“技农”新时代。积极与乡村振兴、工业和商务、农业农村等部门及28个乡镇(街道)通力合作,对农业产业、产品销售进行技术培训指导。与78家单位实现资源共享,与工业和商务局合作管理运营全县电商,乡村振兴局合作培训电商人才,与县委宣传部合作成功举办了“‘你的年货我张罗’2022年年货节”等活动。

三、取得成效

通过市、县、乡、村共同努力、聚智聚力,协同推进、合力攻坚,成功实现了“三个全面构建”,走出了一条农产品销售的成功之路,得到了市委主要领导及省供销社主要领导的肯定性批示。同时,人民网、贵州日报、众望新闻、中华合作时报等多家媒体争相报道。

(一)全面构建了市、县、乡、村四级支持“数字供销”保障体系。市供销社高度重视改革工作,与松桃县委、县政府深度合作,成立了松桃“数字供销”平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工作方案,组建了工作专班,统筹资金2917万元全力支持“数字供销”改革试点工作,明确由松桃县供销社牵头,合力推进农产品销售。在松桃县直单位、乡镇及503个村各明确1名联络员,壮大了供销服务队伍,延伸了组织体系触角。共开展“数字供销”工作推进会40余次,培训电商人才800余人次,在组织、经费、人才等方面予以支持。

(二)全面构建了县、乡、村三级基层供销组织服务体系。由松桃宏鑫供销集团有限公司负责,统筹运营全县3个亿的社有资产,实现保值增值。以“为农服务综合体项目”建设为载体,对基层社直属公司进行升级改造。目前,已改造直属公司2个,升级改造薄弱基层供销社6个,建成供销社为农服务中心31个,新建村级供销社25个,新增社员15000人。规范管理运营供销快递驿站30个、农资配送服务点125个,培育供销社电商服务人员1205人,助力基层供销社成为服务“三农”发展领头羊,走上发展的“快车道”。

(三)全面构建了线上、线下“双线”为农服务配套体系。由宏鑫供销集团搭建各类农产品线上线下销售平台,助力“黔货出山”。目前,线上已建成并运营了宏鑫供销商城、松桃供销优选、“松桃供销”抖音等店铺;已入驻“一码贵州”松桃苗家购商铺、贵阳通等平台,上架2189种农特产品。线下建成了农产品展销中心、农产品培育基地,多次组织供销合作社外出,寻找商家、开拓市场。如松桃大庄婆媳米豆腐专业合作社自与供销社合作后,年销售额从2020年20万元增加到去年的1000余万元。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