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山茶店街道:高质量培育后备力量
近年来,万山区茶店街道不断加大村级后备力量培养力度,以实施“村级后备力量造血计划”为契机,多措并举强化村级后备力量培养储备,有效破解村级优秀年轻后备力量短缺难题。
敦本务实,精心“选苗”。茶店街道按照45周岁及以下、高中以上学历、中共党员或正在申请入党的要求,通过采取个人自荐、群众举荐、支部推荐等方式,从党员群众、致富能手、外出务工返乡人员、退伍军人、大学毕业生等群体中选拔村级后备力量,重点培养熟悉“三农”工作、擅长群众工作的优秀年轻人才,为深入推进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目前,9个村共储备后备力量24人,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24人,占比100%,35岁及以下后备干部22人,占比91.67%,中共党员5人,其余19人正在申请入党。
以炼促学,精准“育苗”。建立村级后备力量“导师帮带”机制,采取街道党工委书记结对帮带2名村级后备力量、1名科级领导加1名村“两委”干部结对帮带1名村级后备力量的方式,通过教方法、传经验,让后备干部参与村级事务,承担基层党建、乡村治理、矛盾纠纷调解、农村户厕改革等各项村级重点工作,帮助村级后备力量适应村级工作,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工作能力。同时各村将后备干部教育培训纳入年度培训计划中,明确培训目标、任务和措施,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党员活动室、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阵地,积极组织后备干部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增强后备干部的理论水平。目前,共建立结对帮带24人次,开展实践锻炼65次,教育培训11次,6名村级后备力量经过培养锻炼进入村“两委”队伍工作。
关怀备至,用心“护苗”。定期开展后备干部谈心谈话活动,了解后备干部在思想、工作情况,给予后备干部关心关爱。同时不断完善村级后备干部激励关爱制度和待遇保障机制,重视并帮助解决后备干部在思想、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升后备干部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增强其主动学习、勇于担当的内生动力。并对表现优秀、成绩突出的后备干部,在评优评先、补选村“两委”班子、推选“两代表一委员”时优先进行考虑。目前,结对帮带人员共开展后备干部谈心谈话30余次,帮助解决问题和困难20余个。(杨益 丰伟名)
责任编辑:陈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