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江8万亩辣椒别样红
春种夏耕秋丰收,农民地里红彤彤。时下,德江县8万余亩辣椒陆续迎来采摘季,村民们抢抓晴好天气采摘辣椒,辣椒工厂也加足马力忙生产,田间地头呈现出红火的丰收场景。
趁着晴好天气,在合兴镇鸟坪村400多亩辣椒集中种植基地,村民们早早地开始了采摘工作。
“今年这辣椒还可以,村里找来的辣椒种植户还能让我们在家门口务工。”村民梁宗蓉自年初辣椒育苗工作以来一直在此务工,对于在家门口就有活干、有钱赚的现状她十分满意。
种植蔬菜类经济农作物一直是该村的传统,其土壤偏弱酸性,农作物品质好、抗病性强。尤其是辣椒产量高、增产潜力大,采收期长。自7月下旬上市以来,在村委会的主动助力下,辣椒不愁销路。
“目前,我们村辣椒长势非常好,平均亩产量4000斤,村里主要是对接大型的加工厂和联系周边区县客商到基地来收购,预计总产量在150万斤左右。”鸟坪村党支部书记旷光兵说。
同样,临近午饭时间,在复兴镇明溪村的辣椒基地里,管工先大杰仍在忙着给前来采摘的群众称重、记录、装箱,便于向群众支付工钱和运往烘干厂烘干。
先大杰介绍,二荆条辣椒的产量很高,导致供过于求,以生辣椒的方式进行销售,单价有点低,所以集中采收后运往加工厂进行烘干,以方便储存,等到行情好的时候再进行出售。
田间采摘忙,车间辣飘香。辣椒的丰收让当地加工厂也热闹了起来,在该镇的贵州徐源辣椒实业有限公司烘干厂内,数十万斤鲜椒堆积成山,机器的轰鸣声响彻整个厂房,因辣椒收购量大,工厂的两条生产线正马力全开,加快烘烤。
辣椒丰产的背后,给当地群众带来了甜头,却让企业面临不小的考验。
“这3年来,我们厂可以说是一年一个样。”从该公司辣椒总负责人田维超口中得知,企业发展的初衷是为了以辣椒产业带领村民们一起致富。3年来,该公司第一年只有一条烘干线,第二年有了两条,今年烘干厂又有了大变样,随着辣椒的丰产,除了在收购上有资金流转的压力外,如何存放收购而来的生辣椒又起了连锁反应。
正当企业为此焦头烂额之时,德江长征村镇银行复兴支行得知了企业的这一现状,主动上门了解企业需求,针对企业辣椒产业资金需求季节性强、周期短、周转快等因素,深入详细了解该企业经营情况、订单情况和业务需求,为其制定综合金融服务方案,开辟绿色通道,及时办成80万元“小微直通车”贷款的业务审批和投放,满足企业生产资金需求,让企业的资金流实现了疏通周转。
“今年辣椒收成太好了,厂内两条烘干线烘不赢,生辣椒存货占比较大。”贵州徐源辣椒实业有限公司徐进说,这笔资金就是及时雨,他们利用资金在厂房外搭起了避雨钢架棚和现场支付农户辣椒钱,让辣椒有了存放点,发展起来没有后顾之忧。
田维超介绍,因厂内只有两条烘干线,每天会根据加工情况进货,辣椒日进量在7万公斤以上,还有就是今年天气好,辣椒的水分较往年要高。
田维超比对了一下,往年烘干每3.5斤生辣椒会有1斤干辣椒,而今年则需要4.5斤,这在另一程度上增加了烘干成本。
由于两条烘干线每天的烘干量已到了临界点,目前该公司已停止对外收购,但对签订了合同的辣椒种植户仍在正常收购中。
今年以来,该公司辣椒种植以订单合同为主,参考往年市场行情与种植户协商定价,按照合同约定的计划和标准有序生产,共种植了3700亩辣椒,日产干辣椒3.5万斤以上,除去在遵义虾子签订的2000吨干辣椒保底合同外,部分销售到四川成都,还有一部分则暂存,等到市场行情好时,再对外销售。
企业一年一个样,这背后反应的是当地辣椒产业越来越“红火”。这样的生产方式,不仅让种植户颇为满意,也保障了公司的辣椒供应量。同时,当地党委政府对辣椒产业非常重视,以相邻遵义虾子辣椒集散地市场为依托,拟投资5000万元在该镇堰盆村建立占地面积4.81亩的复兴镇辣椒加工交易中心。
目前该辣椒加工交易中心正处于主体厂房修建及部分设备采购阶段,预计今年12月完工,其修建的目的是培育以辣椒等特色产业为主的地域品牌,加强跟踪服务,加快推进辣椒产业现代化发展。
如今,因辣椒的“短、平、快”特性,映红了农民的增收路子,让群众喜笑颜开。据统计,今年德江县共种植辣椒8万余亩,预计总产量12万吨左右,主要以艳椒、朝天椒、线椒、二荆条辣椒品种为主。(何佳有 王显)
责任编辑:陈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