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南:积极推动 开放型经济加快发展
近年来,思南立足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战略定位,主动融入西部大开发新格局、西部陆海新通道、长江经济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乌江生态经济融合区等发展战略,致力于构建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立体开放体系,进一步推进开放平台建设,密切对外交流,通过实施一系列对外开放新举措,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全县境内拥有四条高速公路,在此基础上,思南积极抢抓乌江复航契机,大力发展水运,规划建设邵家桥港区物流中心,500吨级港口码头正式投用。据悉,思南港邵家桥港区的正式开港是继乌江余庆沙湾港、贵阳开阳港开港之后,乌江沿线开通运营的第三个港口,思南水、陆、空交通体系基本形成,为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打下坚实基础。
构筑对外开放平台。经过多年发展积累与转型调整,思南经开区“一区三园”发展定位已基本成型,以船舶制造为主的关中坝产业园区,配套布局铸造、锻造、推进系统、处理、标准件制造等;以新型建材和石材为主的灯油坝产业园区,依托思南资源优势打造新型建材产业、承接产业转移的加工制造业;以特色农产品加工和轻工业为主的双塘产业园区,集地方农特产品加工、商贸物流、制衣制鞋等企业。园区入驻企业114家,其中工业企业82家,规上工业企业31家。2022年,思南经开区成功申创为贵州省开放型经济示范区。
支持外贸产业发展。思南聚焦优势产业,抢抓发展机遇,用好思南独特的生态优势和冷链物流优势,以农发集团、佳里佳、思福茶叶、詹姆斯芬利、一航科技等企业为引擎,扎实推进农特产品精深加工,积极培育“亿元级”农产品(食品)精深加工企业,推动农副食品向营养、健康、方便方向发展。其中,茶叶、鞋服等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产品远销欧美国家、东南亚地区和俄罗斯。
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思南积极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和服务保障水平,全力打造效能政府,全面落实领导包保服务企业制度,有效提高政务服务的透明度和便利度。深化“放管服”改革,降低企业的制度交易成本和经营成本,加快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促进资本、人才、项目等要素在思南集聚。今年成为全市唯一入选10个省级“乡村外贸”试点县之一,正积极探索与长江、乌江沿线城市共建经贸合作区,打造开放型经济发展新高地。(李紫英)
责任编辑:陈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