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乌江弄潮——思南县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答卷
  •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 民族团结促和谐 长治久安谋发展
首页 新闻 本市要闻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乌江弄潮——思南县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答卷

2023-09-15 11:02 来源:铜仁市融媒体中心
投稿:trwz001@126.com  

初秋时节,长风当歌,满江潮起烟波瀚,乌江之滨的思南百般美景堪胜画——

万亩草场,健硕的牛儿欢快奔走;农业坝区,沉甸甸的稻穗映红了村民的笑脸;“美丽乡村”篮球联赛场上,队员们身手矫健,生动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和美乡村的幸福模样。

思南石林、郝家湾古寨、悬崖温泉,“路路皆景”吸引了海内外朋友跨越山海汇聚而来;龙舟赛、桨板赛、水上运动会,一波波文旅活动火爆出圈,持续复苏的旅游发展态势推动思南向着一流康养旅游目的地建设目标稳步迈进;

北京、河南、安徽、山东、湖南、广东……走出去,请进来,思南各级领导干部马不停蹄学习考察推荐,深化交流扩大“朋友圈”共谋发展,产业大招商不断突破合作好戏连台……

幅幅胜景,勾勒出思南高质量发展的雄健跑姿——

今年以来,思南全力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全力以赴拼经济、促建设,县域经济运行呈现持续回升向好、逐季加快恢复、质量效益提升的良好态势,全县高质量发展特征鲜明。

因地制宜发展兴县富民特色产业。思南坚持以肉牛、红薯、生态茶等功能性强、收益相对稳定类型产业为重点,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示范引领作用,延伸产业链条,抓好精深加工,着力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加快推进农业品牌化建设,推动农业产业向更高质量、更高层次迈进。

“一主两辅”产业取得新突破。上半年新增肉牛存栏1.52万头,出栏2.55万头;实现茶叶产量9325吨,出口702.8吨;红薯移栽面积14.2万亩,建成全市首家红薯产业园。

狠抓粮油单产提升工程。聚焦关键作物、关键品种、关键环节、关键区域,加大高产优质品种及水稻“两增一调”、玉米“一增五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等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推广力度。今年以来,思南加大开展粮油及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培训,实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4.5万亩,推广水稻无纺布钵苗育秧移栽面积2.5万亩、水稻“两增一调”高产栽培6万亩。

坚持创新驱动,思南发展动力更强——

狠抓“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和创新平台建设,全面激发县域发展活力,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8000万元大关,同比增长79.73%。

看工业,思南抢抓新国发2号文件支持思南建设重大政策机遇,发挥好乌江水运优势,围绕我县“1+2+N”工业产业体系,坚持优存量、育增量两手抓,加快把新兴企业培育成新兴产业,把“企业之树”培育成“产业森林”,企业星火渐成燎原之势。

消费复苏活力释放。上半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7.61亿元,同比增长4.6%。服务业逐步恢复,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等服务业增长抢眼,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经济发展展现出了强大的韧劲。

稳就业,是思南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根本保障之一。思南——塘厦健全完善就业信息交互机制,定时互相推送企业用工、就业需求等信息。上半年,累计提供就业岗位8000余个,促进100余名劳动力新增赴莞务工。

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回看思南速度,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不断孕育破土——

全力打造“贵人服务·一视铜仁·畅享思南”营商环境品牌,坚持以企业为贵、以契约为贵、以效率为贵、以法治为贵,按照“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限、减费用”的要求,最大全力提高办事效益。今年以来,全县累计审批新设市场主体2843户,“一窗通办”办件量104175件次,承诺件的期内办结率100%,提前办结率80%。

推动闲置低效旅游项目盘活增效,坚持政策资金扶持、项目运营激励、社会资本运营的理念,指导企业积极申报文旅基金项目资金支持,切实做好闲置低效旅游项目后续建设相关工作,积极开展思南旅游推介会先后走进西安、重庆、东莞、江门、上海等地,高端推介思南,旅游业气象蓬勃,恢复到2019年同期水平。

聚焦“快”项目跑出新速度。持续优化政务办事流程,为交易主体提供“一站式”服务,紧急项目实行加班办理、特事特办,全力做好项目进场交易审核和场地预约服务,保障重大项目进场交易,投资质量效益不断提升,产业投资保持了强劲势头,争资引资融资力度持续加大……

加快高质量发展其时已至、其势已成。未来怎么干?还有哪些利好值得期待——

“坚持把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发展产业上来,全力抓好实体经济发展,加快构建具有思南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思南县发改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紧扣国家政策支持导向,持续扩大有效投资,有序开展全县重大项目申报及推进,分区分块做好引资引企入园,巩固县域经济良好发展态势。

突出绿色做大工业。加大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主动融入全省“六大产业基地”和全市“六大主导产业”布局,通过建链、延链、补链、强链,着力提高工业总比和占比,坚定不移做强工业支撑,不断完善产业生态。

发展新型建材产业。大力发展新型建材,加快推进日产4500吨水泥熟料技改迁建项目,充分利用石材、优质灰岩、硅砂资源,依托乌江航运,推动“黔石出山”。

始终坚定不移推进“一主两辅”产业。围绕肉牛主导产业和茶叶、红薯两大辅助产业,强化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投入,以及现有特色经济产业巩固提升,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确保农产品加工转化率持续提升,真正把扶贫产业做成致富产业。

推动能源变革。围绕乌江做好水文章,加快推进思林电站扩机工程、抽水蓄能前期工作,积极发展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加快大坝场风电项目进度,储备建设一批风力、光伏发电重点建设项目,开工建设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为现代能源产业发展打下基础。

全面推动开放发展。加快乌江航运建设,推进思南港“前港”“中仓”“后园”建设,实施乌江河航道提等升级,扎实做好各项重点工作,全力再造乌江“黄金水道”繁华盛景。

乌江弄潮,风生水起。今日之思南正以奋斗者的姿态,自觉肩负起“加快建设乌江中下游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使命任务,砥砺前行,奋力开创思南现代化建设新华章!

责任编辑:金彦希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