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力前行】做好文物保护 让文化遗产“活”起来
万山汞矿遗址是我国开采时间早、历史长、规模大、保存较为完整的汞工业遗产。2012年6月,铜仁市正式启动万山汞矿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力争到2025年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万山区高度重视申遗工作,充分落实属地保护责任,切实做好文物保护和配合申遗工作。
笔者跟随工作人员来到苏联专家楼,这座有着“苏式”风格的小洋楼不仅见证了中苏人民的友好情谊,也见证了矿区几十年来的风雨沧桑和变迁,作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之一,万山镇的工作人员每周都会前来巡查。
“我们今天过来主要是查看屋内的消防设施是否能够正常的使用和排查是否存在其他安全隐患。”万山镇党委一负责人说道。
万山汞矿工业遗产博物馆由原贵州汞矿矿部办公大楼改建而成,馆内一幅幅照片、一张张图表、一件件实物都深深地刻着时代的印记,全面展示了万山汞矿开采的辉煌历史。
“在日常工作中,主要对馆内文物、消防设施、电梯运行情况等进行排查。同时还会组织学生和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参观学习,加深大家对万山历史的了解和提高大家保护文物的意识。”万山汞矿工业遗产博物馆讲解员徐苹说。
据悉,万山镇实行文物包保责任制管理,包保责任人每周会对全镇20处文物保护单位和万山汞矿遗址进行安全巡查,抓好文物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同时在辖区内加强宣传教育,树牢责任意识,以微信公众号、宣传栏、实地走访等方式,向群众讲述文物保护和申遗工作的重要性,使文物保护知识家喻户晓,形成全民自觉参与到文物保护和万山汞矿遗址申遗的良好社会氛围中。截至目前,万山镇按照文物保护工作要求,在辖区内各文物保护单位张贴文物安全责任公示牌17块。
“我们辖区内的每一处文物,都明确由一名科级干部加一名镇干部加一名社区干部共同包保,按照规定每周对文物进行一次安全巡查,切实筑牢我们文物保护的安全防线。”万山镇政府主要负责人说。
近年来,万山持续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让文物活起来”,让文化遗产更好地惠及民生,因地制宜实施“一带双核”战略布局,把万山汞矿遗址核心区打造成了集观光旅游、文化推广、休闲娱乐、科普教育、健康养生等为一体的矿山休闲怀旧小镇,走出了一条资源枯竭型城市向绿色旅游城市转型的发展之路。
万山汞矿遗址,作为中国汞矿开采发展历史的一个缩影,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文化价值,独特而且唯一,是区域历史、人文精神的凝聚。(黄倩)
编 辑:陈 虹
二 审:李 睿
三 审:吴江明
总值班:勾文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