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江:田间好“丰”景 村民笑开颜
  •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 民族团结促和谐 长治久安谋发展
首页 新闻 本市要闻

碧江:田间好“丰”景 村民笑开颜

2023-09-25 10:35 来源:铜仁市融媒体中心
投稿:trwz001@126.com  

金秋9月,正是丰收好时节。连日来,碧江区3万余亩仙草陆续进入收割期,各地一片丰收景象。

在和平乡德胜屯坝区仙草种植基地,农户们正忙着用手中的镰刀收割仙草。一垄垄被割下的仙草有序地摆放在田地里,进行自然晾晒。

“从种植到收割、管理与施肥,我们严格按照种植要求进行,由仙草专班的农技干部为我们提供技术支撑。现在每天有12名工人在收割仙草,目前已经收割了4亩左右,预计用15天左右可以完成收割、晾晒和打捆,然后送到集中收购点。”和平乡德胜屯村党支部委员喻兴发说道。

该村采取“村集体经济+农户”的模式,种植了100亩仙草。在精心管护下,仙草长势良好,预计亩产量600公斤,有效带动周边群众增收致富。

“我们在这里割仙草,工资是100块钱1天,仙草卖出去以后,还会给我们分红,这给老百姓带来了很大的好处,我们非常高兴。”和平乡德胜屯村老吴场组村民李昌华乐滋滋地说。

“收割前,区、乡都开展了仙草收割晾晒技术培训。从9月12日开始,各村就陆续进行了收割,抢抓晴好天气加大力度进行收割和晾晒,乡仙草专班成员也到各村进行现场指导,确保收割、晾晒规范,保证仙草质量。”和平乡政协联络委主任夏永华介绍道。

今年以来,和平乡把仙草种植纳入重要工作来抓,采取“村集体领办+合作社带动+农户参与”等多种模式在全乡进行种植,同时还承担了全区大部分仙草育苗工作和初加工项目建设,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带动了周边村民实现就业增收。

据了解,和平乡今年累计推动种植仙草共计1万余亩,目前已有9个村陆续开镰收割,预计在10月中旬可全面完成收割。

近日,坝黄镇坝黄社区林下套种的540多亩仙草陆续进入收割期,农户们正忙着采收,田间地头一派热闹的丰收景象。

在坝黄社区春晖产业园,枇杷树下铺满了绿油油的仙草,农户们正挥舞着手中的镰刀收割。

“社区发展仙草产业,我们老年人可以来这边干点活,一天有80元工资,我们都很高兴。”坝黄社区村民刘小妹高兴地说。

坝黄社区把仙草种植作为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契机,利用现有的春晖产业园套种仙草,不仅提升了土地利用率,解决了冠玉枇杷、安江柚管护难问题,更有利于村集体经济发展,起到示范效应,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坝黄社区种植仙草的面积是840.41亩。到目前为止,带动群众务工100余人,务工费领得最多的已经达到7000元左右,给我们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通过发展仙草产业,把我们的产业园区带动起来了,冠玉枇杷今年得到了丰收,安江柚预计有6万斤左右,猕猴桃也可以收到10余万斤,进一步壮大了社区的集体经济,促进了群众增收。”坝黄社区党支部书记向小平如是说。

今年以来,碧江区聚焦“一强二富三创”目标,围绕“党建引领产业发展”主线,紧盯集体经济增量和群众增收两个目标,盘活“撂荒地、非粮化地、林下土地”3类地块,依托合作社、家庭农场、大户、农户四大主体,主要采取“公司+村集体经济+农户”的模式,由山茶公司统一供苗,统一收购,并提供技术指导,推动仙草产业高质量发展。

根据近期测产,长势较好的地块可达600—750公斤干草,有效促进了群众工资性、经营性、财产性收入增加,项目带动全区12万人次就业。在一产的基础上,不断优化和加多宝的二产合作,力争把现代农业产业园做成粤黔东西部协作的新典范,最终打造“油茶+仙草(夏枯草)”的现代农业产业园,更好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更好地带动群众就业增收。(朱文静 陈江林 杨昌玉 任潇枫 贺天杏)

 

编   辑:陈  虹

二   审:李  睿

三   审:吴江明

总值班:勾文明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