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质量组织工作服务保障绿色铜仁现代化建设——新时代十年铜仁组织工作综述
  •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 民族团结促和谐 长治久安谋发展
首页 新闻 本市要闻

以高质量组织工作服务保障绿色铜仁现代化建设——新时代十年铜仁组织工作综述

2023-10-31 08:20 来源:铜仁市融媒体中心
投稿:trwz001@126.com  

十年砥砺奋进路,十年铿锵脚步声。

新时代十年,是铜仁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昂首阔步的十年,也是全市组织工作围绕中心,砥砺奋进的十年。

十年来,全市组织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紧紧围绕全市工作大局选干部配班子、建队伍聚人才、抓基层强基础,先后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贵州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全省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推动组织工作迈出新步伐、取得新成效,为奋力开创绿色铜仁现代化建设新未来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

1

市委常委会暨市级领导班子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读书班专题辅导报告会。

坚持凝心铸魂

“两个维护”思想根基更加牢固

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十年来,全市组织系统始终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强化理论武装,深化思想教育,引导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主动对标看齐,自觉做“两个确立”的坚决拥护者和“两个维护”的坚定践行者。

——在落实指示批示中强化政治担当。坚持“第一议题”抓学习、“第一遵循”抓贯彻、“第一政治要件”抓落实,紧扣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市梵净山保护管理、锰污染治理、万山转型发展、“白叶一号”茶产业等作出的重要指示批示,自觉找准职责定位,先后探索“梵净山红·生态先锋”党建联盟、在锰污染治理工作中激励干部担当作为14条等具体措施,切实把旗帜鲜明讲政治贯穿到组织工作各方面。

2

松桃苗族自治县乌罗镇以“梵净山红心连心·生态先锋我先行”为主题开展卫生大扫除。

——在抓实党内教育中深化理论武装。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坚持把学习教育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举办各类培训班10312期82.51万余人次,组织参加新时代学习大讲堂723期188.49万余人次,开展“党课开讲啦”活动17100场次,党史宣讲20350场次,广大党员干部“四个意识”更加牢固、“四个自信”更加坚定、“两个维护”更加自觉。

——在选树先进典型中凝聚奋进力量。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精心谋划开展建党百年系列庆祝活动,树立正面典型和示范榜样,2名同志被评为“全国优秀县委书记”,2名同志被表彰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1名同志被表彰为“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429名同志获全省“两优一先”表彰,市级评选表彰1190名优秀个人。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13833枚,集中走访慰问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广泛传递党的关怀和温暖。

3

石阡县大沙坝乡任家寨村2022年度村级集体经济分红大会现场。

坚持选贤任能

堪当大任干部队伍有力锻造

党的事业,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十年来,全市组织系统全面落实新时代好干部标准,以干部工作“五大体系”建设为主线,鲜明树立重一线、重实干、重实绩、重公认的选人用人导向,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整体功能和活力进一步提升。

——坚持事业为上,选人用人导向更鲜明。紧盯脱贫攻坚、乡村振兴、项目建设等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和疫情防控、防汛救灾等急难险重“第一线”,大力选拔任用了一批发展“干将”、改革“闯将”、攻坚“猛将”,充分树立了重担当重实干重实绩的选人用人导向。近年来,累计提拔重用脱贫攻坚一线干部2597人,占总数的71.5%,173名受处理处分的干部,因工作表现突出,报经上一级组织部门备案审批后,重新得到提拔重用,43名受到不实举报的干部得到澄清正名,调整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11名。

4

强村富民集体经济——石阡县龙塘镇神仙庙村苔茶园。

——着眼后继有人,干部队伍结构更优化。坚持把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疫情防控等急难险重一线作为磨炼干部、历练能力、锤炼作风的主战场,探索实施农村综合改革万名人才培育计划和村干部学历技能提升“双百计划”,突出抓好换届后新进领导班子成员培训,实现对县乡党政班子成员、村(社区)干部培训全覆盖。深入实施优秀年轻干部培养“五项行动”和千名优秀年轻干部培养计划,选拔任用100名85后副县级领导干部,择优储备200名80后正县级领导干部比较人选,重点培养300名85后副县级领导干部比较人选,跟踪培养400名选调生、具有专业背景的优秀年轻干部,储备了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年轻干部队伍。

——注重严管厚爱,担当作为劲头更激昂。围绕解决干部想为、会为、有为、敢为、不为等问题,先后制定出台了干部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干部执行力建设的决定、干部执行力问责办法、脱贫攻坚一线干部关怀激励工作意见、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试行)、干事创业容错纠错暂行办法、整治干部不担当不作为突出问题的工作方案等系列文件,形成了链条式闭合式管理机制。铜仁市脱贫攻坚一线干部关怀激励工作意见被国务院转发全国推广。建立的脱贫攻坚一线干部“1+5”关怀激励体系被中国民生发展论坛组委会评为“2019年民生示范工程”,并在中组部《组工通讯》刊载。

5

组织旺家社区居民集中收看党的二十大开幕会。

坚持强基固本

全面过硬基层堡垒不断夯实

根本固者,华实必茂。十年来,全市组织系统始终树立大抓基层导向,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有力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党建领航成效显著。始终把党建工作放在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中思考谋划,引导全市8515个党组织和15万余名党员干部积极投身脱贫攻坚、疫情防控、乡村振兴等中心工作。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8万余名机关党员干部第一时间深入一线开展防控,组织发动党员干部自愿捐款1000余万元。创新实施民心党建助推乡村振兴“五项计划”,新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5042名,全部实现党组织关系、工资、管理、考核“四个划转”到派驻地所在乡镇(街道),全面压实帮扶责任。高标准高质量完成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2738人。实施“强村富民”三年行动,聚焦“两强两富”目标,全市村级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5-50万元的村有2123个,50-100万元的村有391个,100万元以上的有224个,426个“六共机制”示范点全部实现集体经济年收入30万元以上。

6

联建支部开展乌江巡河。

——领域党建提质增效。全面加强农村、机关社区、社会组织等各领域党建工作,积极开展党建引领、金融服务、人才服务、政务服务“一引领三服务”行动,探索制定4个方面70条措施,该做法入选“全国非公党建创新案例”。探索总结乌江流域基层党建联建共创,纵深推进境内乌江流域试点村(社区)基层党建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做法获评“全国第六届基层党建创新案例”“2021年度贵州全面深化改革优秀案例”,并在首届西部陆海新通道党建联盟研讨会上作交流发言。创新“梵净山红·生态先锋”党建联盟,探索形成组织联建、生态联管、治理联抓、产业联动合作模式,“梵净山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管理机制”改革经验纳入《国家生态文明实验区改革举措和经验做法推介清单》,“梵净山红·生态先锋”党建联盟做法被新华社《高管信息》刊载推广。

——基层治理全面赋能。全面完成38个街道管理体制改革,构建以党组织为核心、自治组织为主体、其他组织参与的“一核多元”治理体系,完善城市基层党建联系点制度、联席会议制度和社区、单位、行业党建互联互动机制,建立人、地、事、物、组织等要素全掌握的“综合网格”1084个,2.75万名网格长、网格员、联户长到岗履职,解决问题10万余个。聚焦“五个体系”建设,探索创建党建引领居安、业安、身安、心安“四安家园”,帮助29.36万名搬迁群众成为新市民,开启新生活,实现新梦想。党建引领“四安家园”经验做法在《党建研究》刊发,被《中国发展观察》作为中央一号文件解读案例,还被中国民生发展论坛评为“我为群众办实事——2021民生示范工程”。

7

铜仁市人才公寓启用仪式。

坚持筑巢引凤

全省良好人才生态先行示范区加速建设

多士成大业,群贤济弘绩。十年来,全市组织系统坚持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着力“做大总量、提升质量”,推动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奋力建设全省良好人才生态先行示范区,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人才工作体系不断健全。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成立市人才发展服务中心,配强市、县、乡三级工作力量,逐步完善人才工作的“最后一公里”。出台建设良好人才生态先行示范区实施意见,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以六大主导产业为重点,结合实际制定“十四五”人才发展计划,形成市级“1+15”具有铜仁特色的人才政策体系。不断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梳理37项“授权松绑”事项清单,给予用人单位更多自主权。同时,建立以1套调度机制、2种研判方式、3类示范创建、4大生态预警为主的“1234”工作法,全面压实“一把手”抓人才“第一资源”责任,打造人才发展汇聚“强磁场”。

8

农技专家指导群众采摘茶叶。

——人才引育通道不断拓宽。抢抓新一轮东西部协作机遇,持续深化“千名英才·智汇铜仁”“双招双引”等招才引智活动。印发《铜仁市五类人才培育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对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人才实施差异化培育,全方位培育各类人才。全市人才资源总量从“十二五”末的32.53万人增至55.04万人,增长69.2%。持续开展千名硕(博)士引育行动,引育博士220名、硕士近3000名,创新实施“英才聚‘铜’·‘仁’才回引”计划,拿出144个岗位回引人才,打通铜仁籍优秀人才回乡工作渠道,高质量发展的人才支撑不断夯实。

——人才作用发挥不断提升。聚焦新型功能材料首位产业,成功申报2023年省管专家2人,成为全省唯一在新型功能材料领域中获得省管专家的市(州);结合锰产业转型升级,与东莞市共建铜仁锰系新型材料重点实验室;引进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脱贫攻坚楷模李玉院士来铜建立全省唯一一家食用菌院士工作站;围绕食用菌百亿级产业集群,制定并实施十百千万人才培养计划。探索建立政府支持、高校承载、企业使用“校聘企用”模式,推动铜仁学院与中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开展人才交流合作49名,实现政校企“共引共赢、协同创新”。创新实施“送才入企”“项目带才”“合作共引”三模式,加快推进科研人才、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贵州铜仁:创新“三模式”,助推产学研深度融合》案例获评2023年全国人才工作优秀创新案例。

——人才发展生态不断优化。坚持把“强服务、优环境”作为人才工作的基础环节来抓。积极打造“贵人服务·一视铜仁”,开通市县两级“96567”人才服务热线,成功创建市级“人才之家”。整合资金5400万元建成市级人才公寓100套,设立人才服务专员,配套提供子女入学、旅游服务等11项优惠政策。在全省各市(州)率先开展“铜仁杰出人才奖”评选表彰,创新评选首批名师名医名家工作室50个,命名人才基地15个,先后三批评选市级优秀人才并颁发“优才卡”,组织55名人才开展首批“梵净之光”研修,推荐227名人才代表担任“两代表一委员”,全力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环境,为推动绿色铜仁现代化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中共铜仁市委组织部)

 

编   辑:陈   虹

二   审:肖   玲

三   审:吴江明

总值班:勾文明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