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山:做足“牛文章”壮大牛经济
近年来,万山区将肉牛养殖作为乡村振兴重要产业支撑,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广肉牛养殖技术,带动群众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2022年,在外务工的聂相春回到鱼塘乡大龙村寻找新的致富法子,他了解到本地黄牛很畅销,乡里也有养牛培训,在培训后他便购买了十几头肉牛进行试养。
“培训的技术人员特别负责,不管我们在养殖中遇到了什么问题,他们都会耐心地帮助我们解决。”聂相春感慨地说。
技术上有了保障,再加上聂相春的辛勤养殖,第一年养殖的肉牛全部顺利出栏,这让他对肉牛养殖信心倍增。今年,他继续扩大养殖规模,目前养殖的黄牛数量达到30余头。
华诚牧业是万山区2017年引进的肉牛养殖龙头企业,主要引进新西兰第四代西门塔尔肉牛进行自繁自养。经过5年的发展提升,肉牛的存栏量从800头扩大到1150头,年出栏量从200头增加到550头。
“我们改善了肉牛养殖方式,在饲料中加入益生菌等成分,喂养上定时定量,肉牛的繁殖率、成活率皆能达到98%以上,12个月左右就可以达到1500斤以上。同时,新的养殖场也在扩建中,预计明年3月完工,预计可容纳7500头牛。”负责人袁忠能笑着说。
为了打通生产链和消费端的壁垒,强化加工环节。2015年万山区成立瑞昌飞食品有限公司,这也是铜仁市的唯一一家牛羊定点屠宰场。该公司集肉牛养殖、屠宰和牛肉加工、销售及配套业务于一体,日屠宰量50—60头。
“预计到今年年底,屠宰量将超过1万头肉牛,实现营业额3亿元左右,带动就业岗位70个。”厂长杨清科说。
截至目前,万山区现存栏肉牛有1.8万头,肉牛养殖户48户,存栏100头以上的企业8家,共同构建起了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和屠宰加工的产业链条,“牛经济”正在为乡村振兴提供充足的“牛动力”。(夏明凡)
编 辑:陈 虹
二 审:肖 玲
三 审:吴江明
总值班:勾文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