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山下溪乡:木耳喜丰收 群众腰包鼓
万山区围绕“1+N”产业布局,持续做优特色优势产业,全力构建食用菌、精品水果等特色产业集群,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这几天,下溪乡种植的黑木耳长势正旺,村民们正忙着采收,享受丰收的喜悦。
“你像这种大的就打一下,比较密的打一两个就行了,松一下,这种太小的就不要打。”走进下溪乡桂花村黑木耳产业基地,一排排菌棒整齐有序,菌棒上密密麻麻的木耳长势喜人,基地负责人张俊正在给村民们指导采摘技术。通过一年的考察,今年8月份,桂花村发展黑木耳种植100亩,第一批摆放菌棒45万棒。
“这里地理环境和水源都比较好,土地的平整度和各方面的基础建设都比较完善,非常适合种植黑木耳。”张俊说,黑木耳属于短、平、快产业,一年有冬木耳和春木耳两季丰收,且一季可采摘多茬。眼下,基地已经开始了冬木耳的第二茬采摘,直到11月底基地都将是用人高峰期。
得益于产业的发展,村民杨爱菊家今年多了一笔经济收入。从摆菌棒到采摘木耳,杨爱菊对基地的招工需求一天不落。
“以前在家就是种菜、喂猪,一年到头没见到什么钱,现在来到这里上班,一天有八十块钱,上到现在一个多月也得了两三千块钱了。”村民杨爱菊掰着手指头算了一笔收入账。
“产业发展可以解决当地群众的就业问题,一开始我们就和基地负责人商量优先招用本村工人,不够的情况下我们再到别村招工。”下溪乡桂花村党支部书记杨小林说。
截至目前,该基地用工人数就已超过1200余人次。
张俊介绍,“预计这批冬木耳的产量会达到两万斤,按照市场的产值可以达到150万元。”
此外,通过土地流转,部分村民还能得到租金收入。近年来,桂花村村支“两委”坚持为群众增收谋好点子,积极引进产业,不断做好服务,持续向乡村产业振兴赋能,争取让村民鼓起“钱袋子”,过上好日子。
“我们先和老百姓签好土地流转合同,让老板没有后顾之忧,为他提供便利的条件,筑巢才能引凤。”杨小林说。
“村里有了产业,我们也多了一笔收入,挺好的。”村民蒲有香满意地说。
小木耳让百姓笑开颜。桂花村将继续扩大黑木耳种植规模,流转村里水稻田,轮种黑木耳,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把“小木耳”发展成“大产业”,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孙菁)
编 辑:金香兰
二 审:唐仁超
三 审:陈 曦
总值班:勾文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