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心向党 仁心为民】思南:深化党建引领 解锁城市治理“幸福密码”
近年来,思南县深刻把握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特点规律,以培育“红动乌江·五宜善治”城市基层党建品牌为主抓手,奋力创建社区居民最放心最安心的港湾,全面提升社区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让党旗在城市社区高高飘扬。
聚焦“三个强化”,构建宜居社区
强化组织建设。优化社区党组织设置,成立社区党委,同步划分党小组,强化社区党组织在区域内各项事务中的领导、统筹、协调功能,同时选派科级非领导干部担任城市社区指导员,帮助建强基层战斗堡垒。截至目前,已成立社区党委5个,选派城市社区指导员27名,划分党小组48个。
强化网格管理。建立思南县党员领导干部城市基层党建联系点制度,全面推行“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基层社会治理机制,健全完善“县委——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五级组织链条,推动党建网格与社会治理网格一体化。2022年以来,29名县处级干部开展城市基层党建调研163次,解决重难点问题95个,灵活设置城市社区网格209个。
强化红色物业。深入实施“红色物业”工程,组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企业+在职党员、业主代表、社区志愿者等”的“1+3+X”联动平台,保障小区停车有序、干净整洁、消防通道畅通,提高综合服务水平。累计培育“红色物业”示范小区6个,指导成立业主委员会10个,3个社区“两委”和业主委员会班子实现交叉任职。
畅通“三条渠道”,构建宜业社区
畅通产业发展渠道。大力推广党支部领办集体合作社,持续深化“六共”机制,引导和支持社区集体经济组织承接家政服务、物业管理、建筑施工、绿化保洁等有偿服务。运用老旧小区改造盘活闲置资源,建设停车场、篮球场等基础设施,提升社区集体经济的“造血”功能。目前,已成立物业企业1家,运营停车场2个,12个城市社区集体经济平均收入8万元。
畅通就业服务渠道。通过基层党组织联建、教育医疗组团帮扶、共建产业园区、组织化劳务输出等,拓宽城市社区就业渠道。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定期开展岗位技能培训和就业岗位推荐,落实稳就业惠民生政策。累计开展就业技能培训57期6200余人次,帮助解决社区弱劳动力、半劳动力稳定就业300余人。
畅通创业扶持渠道。积极探索“集体经济合作社+一站式服务”扶持创业模式,从创业项目选择、场所租赁、资金筹集、政策扶持、手续办理等全程介入,提供一站式、保姆式服务,切实做好创业困难群体的创业工作。累计落实“青扶贷”“创业援助”等各类扶持政策资金390余万元,建立创业孵化基地11个,帮助171户搬迁群众自主创业。
健全“三个体系”,构建宜养社区
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变群众上门为干部下沉,入户宣讲预防电信诈骗,协助办理医保、养老保险等,丰富和完善“日间照料中心”功能,定期开展爱心陪伴等活动,不断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累计组织开展各类活动120场次。
健全医疗保障体系。整合县直部门资源打造“15分钟医疗圈”,组建医疗服务队,建立完善家庭医生签约、慢性病管理随访等服务,累计组织开展义诊、上门服务600余人次。
健全志愿服务体系。持续发展壮大社区志愿服务队伍,建立服务机制,重点服务好空巢老人、残疾人、留守儿童等困难群体,提供上门理发、网上代购等多样化服务。目前,共组建各类志愿队伍54支,累计为社区群众解决问题3880件,为老人上门办理各类日常事项1200余件。
弘扬“三大文化”,构建宜乐社区
弘扬红色文化。依托县内红色资源,充分利用新时代学习大讲堂、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阵地,开设政治、文化、法律等“红色课堂”,提升城市社区居民整体素质,累计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等活动70余场次。二是弘扬传统文化。以土家花灯、快板、小品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送教育、送演出、送科技等系列文化进社区活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22年以来,组织文艺工作者到社区开展文化服务活动100余次,覆盖群众2万余人次。三是弘扬党建文化。广泛开展“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活动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强化社区群众思想、文化、行为、生活等方面引领,拓展延伸城市社区文化内涵和外延。累计组织开展“党课开讲啦”活动24期,“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12次,覆盖党员群众4万余人次。
实施“三项行动”,构建宜情社区
实施基层减负行动。全面实行村级事务准入制度,明确社区出具证明事项清单,科学设置社区准入事项和程序,将150余项社区承担事务精简为依法履行职责事项37条和协助政府工作事项13条,分类制定33项《不应由村级组织出具证明事项清单》,切实减轻事务负担、实现轻装上阵。
实施党员报到行动。县级领导带头联系城市社区和网格,推动84家单位和1600余名党员到城市社区“双报到”,推进驻地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和社区党支部联动共建,推行一名党员办理1件实事好事、一月开展1次支部联建活动、一月解决1件重点难点问题、一年进行1次年终测评考核,通过群众点单、社区派单、单位(党员、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等闭环服务管理,整合辖区内人力、物力、财力和社会资源,为居民解决好操心事、烦心事和揪心事。
实施家庭创优行动。结合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深化家庭家风家教建设,大力弘扬孝道文化。常态化开展文明家庭、平安家庭、最美青年、好婆婆、勤劳致富模范户、卫生清洁户等评选活动,不断激发社区居民内生动力,累计评选表彰文明家庭10户、平安家庭15户。(田小龙)
编 辑:陈 虹
二 审:唐仁超
三 审:陈 曦
总值班:勾文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