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心向党 仁心为民】江口:“三个三”巩固脱贫成果推动乡村振兴
今年来,铜仁市江口县始终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注重高效统筹、强化举措、狠抓落实,全力抓好乡村产业、人口就业、群众增收等重点工作,推动农村“强起来”、农民“富起来”。
完善“三个体系”,筑牢乡村振兴“压舱石”。一是健全完善责任体系。坚持“三级书记”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建立“县级统筹、镇级组织、村级落实”三级责任清单,实行县级领导包乡、机关单位联村、党员干部帮户机制,明确全县37名县领导包保10个乡镇(街道),103个单位联建帮扶105个村(社区)、3300余名干部帮扶联系所有脱贫户和监测户,接续做好乡村振兴帮扶工作。二是健全完善监测体系。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聚焦“监测对象、预警对象、新增农村低保对象、易地搬迁户”等重点人群,按照省、市“3+1”保障和重点人群监测专项行动部署要求,紧盯“3+1”风险点,抓好存量和增量预警线索和“3+1”保障全面排查。当前,全县累计识别认定监测对象867户3207人,其中2023年新纳入监测115户394人;已累计消除风险413户1600人,风险消除率49.89%。三是健全完善考核体系。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列入乡镇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乡镇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的重要内容,考评结果作为党组织评先评优、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推动各级党组织主体责任落实到位,工作压力传导到位。
抓好“三支队伍”,激活乡村振兴“动力源”。一是选优配强村干部队伍。持续加强村干部特别是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出台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一肩挑”十项监督管理规定、村三职干部绩效工资管理办法等文件,扎实开展村党组织书记“擂台比武”活动,探索出台《关于加强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助推乡村振兴实施方案》,通过跟岗挂职、结对帮带、教育培训、关心关怀、择优培养“五个一批”措施,着力培育一批政治过硬、作风过硬、能力过硬的村党组织书记。二是派强管好驻村帮扶队伍。出台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1+N”管理办法,全覆盖开展驻村干部集中轮训,严格落实驻村干部生活补助、交通补贴、健康体检等待遇保障。联合县纪委成立4个督察组,常态化开展驻村督促检查,全年县委召开驻村帮扶专题会议2次,发出通报3期,压紧压实“一宣六帮”责任,推动驻村干部真蹲实驻、真帮实扶。三是持续抓好务工就业队伍。始终将就业作为最重要的民生,探索建立由1个县级劳务公司、10个乡镇劳务工作站、N个村级劳务公司组成的“1+10+N”劳务市场布局,聚焦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脱贫劳动力等重点群体,通过组织外出务工一批、产业发展带动一批、项目建设覆盖一批、政府扶持引导一批、政策兜底保障一批“五个一批”举措,推动脱贫人口、易地扶贫搬迁人口、农村低收入人口等重点群体就业。截至目前,已引导4.39万人外出务工就业,平均月工资达4000余元。
聚焦“三个提升”,赋能乡村振兴“新发展”。一是产业发展提速。做精做美生态旅游,全域推进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旅游市场主体达2600余家,旅游从业人员达3万余人,实现人均年增收5000余元。大力发展生态茶、冷水鱼、中药材和蛋鸡养殖“3+1”主导产业,建成全国最大抹茶生产基地、全国最大淫羊藿育苗育种基地、全省最大冷水鱼养殖基地、官和乡蛋鸡养殖国家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每年带动群众就业3.78万余人,实现人均年增收3000余元。二是基层治理提效。持续深化“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基层社会治理机制,大力推行“两委一社四中心”改革,搭建“党小组(党支部)+网格员+联户长”基层治理铁三角,全面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和水平。江口县在全省2023年上半年信访工作总结暨全省乡镇(街道)信访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实体化运行视频推进会上作经验交流发言,探索的“两委一社四中心”改革获评全国第六届基层党建创新典型案例。三是乡村文明提质。大力弘扬乡风文明,大力整治“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排乱倒、乱占乱盖、乱贴乱画”等行为,坚决纠治滥办酒席、厚葬薄养、高价彩礼、人情攀比、铺张浪费、封建迷信等不正之风,推行清单制、积分制、数字化等经验做法,开展“身边榜样”“文明家庭”“美丽庭院”等评选活动,引导群众移风易俗。今年以来,评选江口榜样10人,推荐入选“新时代贵州好人”1人,“铜仁市道德模范”1人,“铜城好人”3人。(王彩)
编 辑:陈 虹
二 审:唐仁超
三 审:陈 曦
总值班:勾文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