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山:深挖两地优势 东西部协作走深走实
  •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 民族团结促和谐 长治久安谋发展
首页 新闻 社会写真

万山:深挖两地优势 东西部协作走深走实

2023-11-16 09:08 来源:铜仁市融媒体中心
投稿:trwz001@126.com  

2021年以来,东莞市东城街道、石碣镇、洪梅镇、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组成“组团”与万山区结成协作对子,山海两地同向、东西相连、初心不改、方向不变、力度不减、脚步不停,以高质量推动东西部协作为抓手,聚焦抓协作、促发展、开新局、作典范等重要领域,全方位、深层次沟通交流,不断推动东西部协作走深走实,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同心铺筑协作路

山海同向架起协作交流同心桥。相隔千里的海湾区与万山区同心相连。一次次互访,一个个脚印,串起了莞铜两地的双向奔赴之路。2021年以来,山海相隔的东莞市与铜仁两地强化使命担当,坚持高层互动高位推动,夯实协作基础,聚焦乡村振兴,高质量推动东西部协作走深走实,开启了东西部协作新里程。两地政府部门开展互访交流40批次494人次,缔结31个协作关系,通过高层次、多层次、多形式的互动、互访、交流,为两地干部交流打开一扇窗、架起一座桥,铺筑一条路,从东莞到万山,东部的各方力量就像奔腾不息的珠江水,自东向西,如血脉一般,汇集到“千年丹都·转型之城”。

东西相连凝聚协作强大合力。两地召开多次联席会议、领导小组会议,共同签署《“十四五”时期东西部协作协议》《莞铜共建现代农业园区框架协议》《劳务协作战略协议》建立“东才西用”机制,厚植人才队伍基础。东城组团聚焦万山医疗、教育、农技三大领域,累计选派55名援万人才。“西才东育”联动,促进本土人才振兴。万山坚持“强化协作、对口选派”的工作思路,聚焦乡村振兴领域、遵循人才发展规律,累计选派57名本土人才到东莞跟岗锻炼,学习东部地区先进理念和技术。开展各类专业技术培训及组织人员赴广东省开展专业培训共31期3281人。

精诚携手结硕果

精诚携手探索实践“4+”协作模式。两地紧紧围绕万山区“一主两辅”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思路,积极探索实践协作“广东企业+贵州资源”“广东市场+贵州产品”“广东总部+贵州基地”“广东研发+贵州制造”的“4+”模式,实现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协作。协作打造万山区黄道乡丹阳村李家湾——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投入882万元东西部协作资金,建设香柚种植高效示范园和深加工车间项目。

党政牵线搭桥助推园区提档升级。政府搭台,企业唱戏,东莞组团和万山两地党政牵线搭桥徐福记、肥仔秋等东莞市知名食品企业与万山当地企业签署战略合作意愿。共建莞铜现代农业园区1个,引进3家粤黔协作现代农业产业园联合会会员单位,总投资2亿元。建设100万羽蛋鸡养殖和20万头生猪养殖项目,项目建成后,预计年销售额达6.5亿元,将极大地加快推动万山农业产业化发展,加快全产业链建设,推动园区提档升级。

真金白银投入发展产业助农增收。按照“龙头企业+生态智慧农场+村集体经济+农户”四位一体发展方式,投入东西部协作资金580万元建设标准化食用菌大棚、自动化水电系统及生产配套设施,培育出玉木耳、榆耳、粉红耳等品种,产品除国内市场外,小小木耳还远销日韩、欧美。大力推广“九丰农业+”发展模式,建成蔬菜基地3万亩,实现村村有蔬菜基地、户户会种蔬菜的产业发展格局,促成“千年丹都”到“武陵菜都”的嬗变。东莞市东城组团和万山区,紧扣万山产业发展实际,持续推进“广东市场+贵州产品”协作模式,不断做大产业振兴的“蛋糕”。

笃行创新共奋进

改革创新激发协作发展活力。东莞市东城组团和万山区深入学习贯彻新发展理念,打破思维定式,激发协作活力,改革性地谋划办法,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以“西部所需”对接“东部所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乘着“莞铜协作”的东风,倾注东莞620余万元资金,匠心独运地打造星空民宿、朱砂艺苑、田园栈道、菜畦荷塘等闻名的莞铜协作·乡村振兴鲜活样本,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典型3个。

携手续写高质量易地搬迁后半篇文章。探索易地搬迁安置区高质量发展新模式,东城组团和万山携手,集中优势资源,打造旺家社区易地搬迁“五个体系”建设示范“升级版”。投入815万元到旺家社区,建设莞铜情·阳光雨党群服务中心、旺家广场、就业帮扶车间以及爱心超市等。探索安置点“社区管家”帮扶模式,助力130名搬迁群众就业增收。援建帮扶车间15个,吸纳770余名搬迁群众就业。

资源共享开创教育协作全新模式。东城组团与万山区扎实推进教育协作,把优质资源引入易地搬迁社区——铜仁市第二十九小学,投入200万元东西部协作资金,配套建了美术室、书法室、音乐舞蹈室等功能室,丰富和完善学校教学功能配置;将具有广东地域特色的“莞式慕课”“醒狮”“科技创新”同本地教育实际融合,打造出“莞乐铜声”“阳光教育”“醒狮社团”三张莞铜教育协作新名片,形成了东西部教育协作全新模式。通过组团式帮扶,带动了万山中心城区学校高质量发展,让易地搬迁孩子在家门口就享受到了优质的教育资源。(杨芷若)

 

编   辑:金香兰

二   审:杨映华

三   审:陈   曦

总值班:勾文明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