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沉一线听民声 深入群众解民忧
——全市各地扎实推进主题教育之二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全市各地县处级以上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紧紧围绕“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深化为民办实事”的要求,以“四下基层”为重要抓手,下沉一线倾听群众呼声,深入群众办实事解民忧,切实以人民群众满意度检验主题教育成效。
悟精神 筑牢思想之基
全市各地坚持“学”字当头,对标对表制定主题教育理论学习方案,明确11项学习任务清单,县处级以上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结合工作实际制定理论学习计划,通过会议学、读书班集中学、专题党课学、宣传宣讲学、潜心自己学“五学”措施,一体推进全面学、专题学、重点学各项举措,确保理论学习下足实功。
思南县以“三聚焦三坚持”一以贯之抓实理论学习,为开展工作、指导工作奠定坚实理论基础。县委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时成立临时党支部,通过并入县委组织部党支部共建共学,精心安排部署,把理论学习融入“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严肃组织生活,加强组织监督,统筹谋划开展好各类学习会、主题党课,切实让“关键少数”认识高一筹、学习先一步。
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将讲好党课作为强化理论学习的重点举措,以县处级领导讲专题党课、开展“党课开讲啦”等为重要抓手,用好理论课堂、云端课堂、沉浸党课、服务党课“四个课堂”,推动党课教育提质增效。木黄镇充分挖掘和利用红色文化、旅游和产业资源,依托红二、红六军团木黄会师纪念馆、会师纪念碑、会师广场、会师柏,以“聆听红色故事·永葆党员初心”为主题,结合红色历史编排情景短剧讲身边榜样、讲红色故事,从小切口折射大主题,让党课更加入脑入心。
石阡县处级以上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通过带头深学细悟,带头讲专题党课、下基层宣传宣讲,切实推进主题教育见行见效。该县建立县级领导联点制度,由县级领导结合学习体会和分管工作,带头深入联点乡镇、分管部门讲专题党课,县处级以上领导结合分管、联系行业、领域特点,讲深讲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本系统、本部门重要讲话精神和指示批示精神,借助“党课开讲啦”等载体,依托石阡党建、今石阡等平台,将党课搬上互联网、移到手指尖。
江口县以县处级领导干部为重点,精准制定县委常委会主题教育实施方案、县委常委会暨县级领导班子主题教育读书班方案。按照个人自学、交流研讨、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研讨相结合模式,对“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提出具体要求,将39名县处级领导干部分成三个组,集中开展交流研讨、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研讨,确保理论学习见成效。
促发展 夯实民生之基
“小区外墙全部进行了整修翻新,现在像新房子一样美观,还添了分类垃圾桶、集中充电桩等设施,不仅干净整洁了许多,也更方便了。”思南县思唐街道中和社区居民刘锦满怀感慨地说,现在小区“颜值”变美了,生活舒适度也提升了。
近日,思南县党员干部在调查研究过程中发现,群众反映城区老旧小区房屋外墙面存在安全隐患,在详细了解事项缘由后,党员领导干部现场与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商讨解决方案、明确办结时限,确保群众反映问题从快从速妥善处理到位。
主题教育开展中,思南县处级以上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紧紧围绕办好民生实事,把实施老旧小区和背街小巷改造作为改善民生最重要工程,持续补齐城市建设短板、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城市品位,扎实以增进民生福祉的实际行动检视主题教育成效。据了解,该县已完成府后街社区老旧小区、新街小区、思唐小区等14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惠及群众7848户。 坚持“实”字为要,切实把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奋力推动绿色铜仁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动力。全市各地县处级以上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深入践行“四下基层”优良作风,切实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
印江通过“支部联动+服务联包+活动联办”的方式,构建社区、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三方联动”机制,以党建为统领,选派党建指导员到物业企业指导党建工作,将社区服务以打包的形式分派给物业企业,让社区服务走进小区。截至目前,开展便民服务800余次,共建共治共享活动10次,覆盖人群达1600余人次。同时,推动辖区内40余个企事业单位和10余个“两新”组织到6个社区报到,目前共有1500余名机关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收集社情民意200余条,为群众解决问题100余个。
石阡县把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为重中之重,通过深入查找分析制约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高质量发展的问题短板及其根源,着力破解难题促发展。截至目前,深入基层发现问题19个,解决突出问题15个,结合年度发展目标任务,推动年度发展目标任务43个,完成目标任务18个。
江口县处级以上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纷纷到乡镇(街道)、部门、企业、项目一线召开现场会,现场召集相关部门商讨建立解决方案,将问题化解在一线。目前,围绕粮食安全、耕地保护、梵净山保护管理、“3+1”主导产业发展等开展领题调研162次,提出思路举措130余条,发现问题83个,解决问题79个。
惠民生 厚植幸福根基
“桐油坡茶园现在有了运输轨道,我们节省了大部分人力管护成本,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提升了农业现代化的水平。”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杨柳镇茶叶工作站负责人吴成胜满脸喜悦。
茶叶是印江促进群众增收的主导产业。近年来,该县持续打造黔东生态茶叶示范区、黔茶精致加工贸易区,建成投产茶园22万余亩。然而,全县山地丘陵占95%以上,茶叶种植多在山地或坡耕地,由于运输条件差,人力管护成本成为阻碍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最迫切问题。
今年以来,印江以开展主题教育为契机,县委主要领导带头到茶叶生产一线开展专题调研,县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等多部门集中到基层一线了解情况,研究制定《关于绿色生态引领梵净山茶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并积极向上争取山地轨道运输车项目专项资金,切实解决茶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山地轨道运输车项目作为2023年茶产业发展重点项目,当前正在杨柳镇、紫薇镇、合水镇3个乡镇开展试点运行,共投资146万元,安装轨道9250米,覆盖茶园2000余亩,建成以后将解决劳力不足、用人工费高、人工运输不安全等问题,助推丘陵山区农业现代化发展。”该县茶产业发展中心园区办主任张金洪介绍。
民生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全市各地县处级以上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聚焦人民群众所思所想所需所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实在在办好惠民利民实事,以为民服务实践检验主题教育成效。
思南县将解决城市道路交通问题作为改善民生重点内容,立足“小切口”开展“大整治”,持续优化道路交通、完善基础设施,切实为群众解决出行烦心事,提升群众幸福感。截至目前,该县城区温泉大道、城北大道、乌江大道和乌江大桥、乌江二桥、乌江三桥路段及相应的连接路段,改造总长17.3公里。
石阡县处级以上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化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深入企业车间、建设工地,走进学校、村居、田间地头,面对面问情况、听意见、解难题、办实事,在乡村振兴、安全生产、信访接待、耕地保护、农业农村、生态环保等工作领域大胆实践,将一件件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在一线解决。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该县各级领导干部到各领域累计走访近1000次。
连日来,江口深入推进“四下基层”工作制度,组织领导干部扑下身子、沉到一线,到困难多、群众意见集中、工作打不开局面的地方和单位开展现场办公,让问题解决从“会场”到“现场”,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39名县处级领导干部现场办公72次,现场研究、协调解决问题80余个,带动各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进村入户,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群众办实事解民忧。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当前,全市各地县处级以上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以主题教育为契机,不断深入群众、贴近群众、服务群众,着力办好群众关心的“关键小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李桃红 杨铜琴)
编 辑:曾丽华
二 审:陈 娟
三 审:肖 霞
总值班:勾文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