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江荆角乡:因地制宜招商 赋能农业增效
  •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 民族团结促和谐 长治久安谋发展
首页 新闻 本市要闻

德江荆角乡:因地制宜招商 赋能农业增效

2023-12-07 09:25 来源:铜仁市融媒体中心
投稿:trwz001@126.com  

今年以来,德江县荆角乡通过产业招商引进四川省宜宾市肉牛养殖户投资3000万元的“牛超市”项目、铜仁和润农业有限公司投资3000万元的冷水鱼(鲟鱼)养殖项目、贵阳客商投资800万元的标准化蛋鸡养殖项目、重庆市梁平区西瓜种植大户投资500万元的“果蔬轮作”项目、贵州韬天下酒业有限公司与茶山村铁皮石斛基地开展铁皮石斛酒开发合作项目……招商引资7000多万元的项目全部建成投用,落地企业效益喜人,发展势头良好。

谈及荆角乡的产业招商历程,该乡党委书记史天涛感慨不已:“我们乡以前是无‘商’问津、无‘企’入驻,但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并采取系列招商营商措施,今年实现了历史性转变,招来了好几个大‘商’,后续还有好几个项目在洽谈中。”

从无“商”问津,到大“商”来投。荆角乡是如何做到的?

用“比较优势”

找到“招商优势”

荆角乡地处偏远,既没有矿产资源,也不是旅游胜地,更不是发展重镇。除了在角口村有一个500亩坝区外,其他村的地形较为破碎,且山多坡陡、土层较薄,导致产业发展基础较为薄弱。

这些在产业发展上的劣势,在招商上的不利因素,一直成为荆角乡产业规模化发展的“绊脚石”,招商路上的“拦路虎”。

如何破解摆在眼前的困局和难题?成为荆角乡必须要越过的一道坎。

“既然我们的劣势弱势比较明显,那我们的优势在哪里?”荆角乡党委副书记、乡长文杰介绍,荆角乡党委政府采取“一进一出一谋”的“三个一”策略,进村入户了解村情民情、走出去考察学习,找到自身的产业发展优势,然后谋划一系列招商项目。

“果然,我们通过‘三个一’策略,在村情民情及乡情的基础上,跳出荆角乡进行跨区域比较,系统地进行分析,发现优良生态环境是我们最大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谈到这点,文杰至今仍然是喜笑颜开,“尤其是我们清澈流动的河水、坝区与山区结合的独特地形、森林覆盖率达66.41%的山坡林地,是我们最大的优势,是我们招商的突破口和卖点。”

把生态优势转化为招商优势、发展优势。荆角乡谋划了冷水鱼、肉牛、蛋鸡等养殖项目和铁皮石斛全产业链合作等10余个招商引资项目。

“鲟鱼对生产环节要求特别高,对水质水温有着极高的要求。”冷水鱼项目负责人王朝明说,“之所以选择这里,是因为河流的水质优良,流动性比较大,鲟鱼不会出现缺氧现象。”

找到了“招商优势”,去哪里招商、怎么招商才是关键。

农业现代化发展

向北“找”商

德江县位于黔东北部,临近遵义、重庆等城市,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辐射范围。

“今年,我们通过去广东、重庆等城市考察后,发现四川、重庆至贵阳、铜仁这一带是我们招商的最佳范围。”文杰认为,在农业方面招商不能天南地北的盲目招商,要找到适合本区域的招商范围。

“四川、重庆和贵州都属于西南山区地带,在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等方面都极为相似,这些老板的农业技术与我们这些地方水土相服,在我们这里发展农业更能够成功。”文杰如是说。

“来这里养殖肉牛,一是这里的山区生态环境好、空气好,山连着山的山窝窝,人烟稀少,相对独立,很适合养牛;二是这里的气候变化与四川相差不大,在养殖技术方面不存在大的问题。”通过产业招商来荆角乡投资肉牛养殖的四川宜宾老板何良云,谈及了他选择在荆角乡投资兴业的缘由。

走出去,请进来,“商”来了,怎么发展?

荆角乡在产业招商的过程中,大力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不断优化产业发展结构,规划稻(水稻)油(油菜)轮作高产基地、冷水资源产业带、林下经济坡、山窝窝养殖区和农旅一体化产业园。

在角口村500亩坝区,荆角乡通过“小田改大田、荒地改良田(土壤改良)、旱地改水田、传统农耕改机械化生产”的农业现代化“四改”模式,让撂荒的闲置坝区恢复为耕地,盘活了有限土地资源,目前形成集优质稻油生产、休闲观光于一体的高标准现代化农业园区和乡村旅游观光综合体。

在冷水资源产业带,用足“冷水”资源,做活“渔业”文章。铜仁和润农业有限公司投入3000万元建成的冷水鱼养殖基地一期已投入使用,目前是德江县规模最大的全产业链生态循环流水冷水鱼(鲟鱼)养殖基地,已累计销售10万余斤,产值近200万元。

铜仁和润农业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孵化、养殖、加工、冷链、销售、科研于一体的冷水鱼(鲟鱼)全产业链企业。在荆角乡依托优良的水质环境和生态资源,发展冷水鱼(鲟鱼)生态渔业,已走出一条既有“颜值”又有“价值”的绿色发展路径。

铜仁和润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王江华说,待全面投产后,养殖场预计年产出商品鱼可达120万斤、鱼子酱2万斤,年总产值可达到2亿元。届时,其鲟鱼除了作为商品鱼出售越南外,大部分用于鱼子酱加工出售到欧洲国家。

在茶山村林下经济坡,铁皮石斛种植实现年产值400多万元,把生态优势转化成经济效益,让群众端上了“生态碗”,挣上了“美丽钱”,探索出一条因地制宜的绿色发展之路。

贴心服务“安商”

政策支持“兴商”

良好的营商环境就是招商引资的底气。近年来,荆角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提供精准保障服务、争取各种政策支持,让企业专心创业、安心发展。

“投资项目落地的各项事宜都很顺利,我们在这里感触最深的就是乡里的招商引资政策环境好,我们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都想方设法给我们解决,我们在这里越干越有劲,现在企业的发展势头非常好。”王江华说。

在“牛超市”项目选址上,荆角乡组织自然资源、畜牧、环保等部门会同投资方一起,4次进村实地考察,从耕地红线、林地红线、生态环保等多个方面为选址把关,为企业找到了满意的地址。

“牛超市”项目启动建设后,荆角乡组织专员陪同何良云在市场监管部门注册成立德江良云肉牛养殖有限责任公司,第一时间组织供电部门实地勘察,第一时间向上级部门申请立项。

“在协调用电安装上,乡里面花了大力气,由于牛场位置超出省供电局规定500米范围,乡里面多次与县供电局协调对接,并对超出范围部分自费进行安装,同时,还组织对进牛场的150米毛土路进行硬化”何良云点赞道,“荆角乡真正营造了亲商、爱商、为商谋发展的营商环境。”

通过精准招商,引进一批产业链龙头骨干企业,荆角乡目前落地企业发展势头喜人,已形成“引来一个、带动一批、辐射一片、支撑一方”的集聚效应,有力带动当地群众就业务工和增产增收。“牛超市”项目带动近30户群众就业增收,仅项目建设发放劳务工资超过31万元;冷水鱼(鲟鱼)养殖项目带动群众210余人,群众通过劳务工资、土地流转增收超过170万元……

荆角乡结合自身实际,拿出“拼”的精神、“闯”的劲头、“实”的干劲谋事干事,努力把比较优势转化为招商优势和发展优势,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征程上,千方百计做好产业招商,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书写了黔贵山乡基层一线奋力作为的精彩篇章。(熊江睿)

 

编   辑:陈   虹

二   审:唐仁超

三   审:蒲   智

总值班:王全香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